到后方的呼唤。
虽有那军官虽听到鸣金之声,但是他们不知后方何事,还道是大帅迂腐,在这紧要关头看不清形势,想要保存实力或者生怕自己这些人抢的多了,没了他份。
于是乎,他们不但没有招呼兵士们回撤,反而是继续加劲猛冲。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无视命令之人。
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孙坚早期嫡系的部队,如程普等人,他们虽不解,但还是决定选择听从命令。
可是,在混乱的战场上,这些嫡系部队与那些收编来的杂兵们全都挤在一起,你来我往,在汹涌的人潮中,很难做出及时的改变。
前军无法指望,那后军呢,他们总能坚持一下吧?
毕竟孙坚再得意,但战场空间有限,他也没有把所有人都扔到前面的城门那里去。
在这大营四周的后军也有个五六千余人。
但是,这些人的表现却无法让孙坚有半点安心。
古代战争偷袭伏击之所以每每能够以少胜多,最大的原因就是受限于通信条件,战场指挥手段有限。
只靠着旗帜,战鼓和鸣金等,想要对大军如臂指使,那根本就不可能。
大家能够做到战前有预案,进退有组织那就十分了不得啦。
“怎么回事?为何要鸣金??”
“鲁阳不是城破了吗?咱们都要赢了啊!”
“孙使君在搞什么啊?”
这些人议论纷纷,只能不情不愿的回撤,同时派出斥候飞骑去大营帅旗下询问状况。
然后,也就在这时,扭过头去的人们一个又一个的看到了远方那奔腾而来的铁骑。
“卧槽!”
“是敌袭!”
“快防御,列阵!列阵!”
后军的将领们见状,连忙大声呼喊,试图组织士兵们进行防御。
然而,面对那支如狼似虎的重甲骑兵,这些后军士兵们却显得手足无措。
别看孙坚这数万大军人多,但真正和孙坚一起出生入死,从黄巾之乱时打下来的人却没多少。
大量的人不是收编来的荆州和南阳兵就是新近招募的壮丁,别说什么士气高昂了,有很多人根本就没什么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