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某敬佩,但他只是取了京师,没有救回陛下就还不足以代表朝廷!”
“既然正面此关现在已经进不去了,我等不妨先假意接受,先行打道回府,然后派出使者以祝贺的名义去洛阳探听虚实。”
“那董卓虽然西逃,但他在关中和西凉仍有大片势力,绝非轻易就可对付。”
“即便是他冠军侯,想入函谷关怕也是要耗上许久的时间。”
“而我等则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加紧训练兵士,整肃军纪,提高士气,加强训练,把这些乌合之众练成一支勇猛的强军。”
“一旦他苏曜出师不利,或者天下出现了什么其他的变故,那我等便可迅速集结,抓住时机,再次举兵,共襄义举!”
甚至,取而代之。
当然,最后这句话曹操没有说出来,不过这是他昨夜和陈宫深夜讨论的结果。
这不,他的话音刚落,那边陈宫便抚掌捧场,言其妙计云云: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等当务之急,不是和苏曜在这里死磕混战,而是先搞清状况,然后努力积蓄力量。”
王匡一见,然心中仍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曹操的策略是当下最明智的选择。
他叹了口气,说道:
“罢了,就依曹太守之计行事吧。只是,王某心中这口恶气,迟早要找个机会出了!” 曹操闻言,当即拱手应是:
“王太守放心,机会总会有的,只要我等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何愁不能建功立业?”
“团结一心?”
王匡这时才反应过来,曹操这两天话里话外似乎都有些对他的图谋之感?
当然了,他的感觉自然是没错的。
曹操今天开了这么场会,就是为了说服王匡不要冲动,而是和自己结盟。
曹操的治所东郡濮阳,正在王匡的河内正东,两郡接壤,是名副其实的邻居。
既然西征讨董现在顾不上了,那曹操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深耕中原。
这王匡和他已经有了战场上过命的交情,正适合两人背对背发展,替他看好大门。
看大门,没错。
河内虽然是司隶大郡,是三河骑士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