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昔日声势浩大的黄巾之乱,也无法渗透其治理之下的幽州。
这便是灵帝末年大汉北方边境,因治理理念和施政方针不同而产生的奇特对比。
不过这些跟苏曜还没什么关系,他并不需要治理这里,不过却还是将这些送上门来的杂胡们照单全收。
甚至还大异于以往常例,拉满了军饷支出,不但依常例足额发饷,甚至青壮年战兵还能享受额外一餐的补助,阵亡者也有足额的抚恤。
当然其中最关键的那就是对战后论功行赏的分配,苏曜特地申明了完全按照战功标准配给,一视同仁。
只要你能打,那就少不了你的赏赐。
这瞬间就让之前提心吊胆的杂胡们喜笑颜开,高呼都督高义,万胜云云。
不过这一幕却让右贤王于夫罗和郡守栾贺看得直呲牙。
“门下督还是年轻了,须知戎狄豺狼,贪而好利,反复无常”
栾贺看了眼接受胡人欢呼效忠的苏曜,摇头道
“如今都督出手如此阔气,养刁了他们的胃口,回来若事有不顺,其必然会狮子大开口,到时伱又如何满足?”
而于夫罗的反对原因就很简单了:
“杂胡贱畜,也配与我等同饷?”
两人如此赤裸裸的歧视登时让这些刚归顺的各路杂胡部落领袖火冒三丈,纷纷嗷嗷起来。
对此苏曜制止道
“大家都是爹生娘养的血肉之躯,都是父母的好儿郎,妻儿的好家长,死了谁,我相信那都是一个家庭的灾难。
若是与我为敌,那各为其主,战场之上刀枪无眼,杀之是其宿命。
但若是心慕王化,诚意归顺之辈,苏曜便保证不以族裔之别分高下,吾等当视彼此如手足,合同为一家。”
“这”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他们都没想到,这位刚刚来到这纷扰不休,汉胡共居之地的苏曜,竟然对胡汉事物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尤其是郡守栾贺,他很清楚,大汉历史上数次胡人义从的背叛,甚至逃离战场,往往都是源于将领分配的不公。
不过知道归知道,真正能够公平待人的还是极少数,毕竟,大多数时候,这些胡人都没什么别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