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代表着一个态度,直接如实告诉影佐更合理,毕竟她本身没有义务事无巨细地汇报,并不存在瞒报的说法,但是当面欺瞒可就是谎报了。
周敏兰直言,这就是苏菲才能胜任的关键抉择,换一个人未必有这么好的表现。
反过来,当季通海得知影佐已经清楚苏菲刚刚说明了见过自己之时,他会怎么想?
因为这本就是事实,而且不只是苏菲,他还见过周敏兰,能同时见到这两位七十六号的处长,除了是丁默邨的安排,还能是谁的呢?
想来这些天对季通海的铺垫已经足够了,是丁默邨将他抓了这件事在他心里已经根深蒂固。
所以苏菲根本不需要亲口说出是奉了丁默邨的命令,季通海乃至影佐都会自己“知道”这一点。
这算是一种阳谋,毕竟他们俩谁都不会想到古月亲手安排抓住季通海的目的。
甚至即使是知情的苏菲和周敏兰自己,到目前为止也依旧不清楚到底是为什么。
但是这一点,她俩并不需要在意。
让季通海有了那种判断之后,关于丁默邨想要杀他的那种说法,破绽就太大了。
正如影佐的分析那样,这只能归结于丁默邨找的一个借口,说到底,他并不想直接把季通海杀了,毕竟他很可能判断季通海直接扔到日军本部的时候总归逃不掉一死,自己动手反而会留下隐患,万一有人真的觉察到了端倪,可就惹了一身骚。
而恰恰是这个说法,就让影佐最终掉入了自己古月给他精心构筑的“思维陷阱”。
因为这个破绽足够大,影佐不用想太多就知道丁默邨一定是在找借口而已,可反过来,即使是如此简单的障眼法,影佐也更会相信自己判断没有错,这的确是个障眼法,自然就跟确定自己整体的判断了。
于是,是丁默邨把季通海抓了这事,已经根深蒂固。
有了这个想法,影佐就会继续判断,为何丁默邨没有真的把人杀了,而是扔给自己?
自然,少不了认为丁默邨判定季通海难逃一死。
这人总归要死,干嘛脏了自己手?
而且,整件事,的确和丁默邨无关,都是季通海自己做的,顶多还关系到董家董满仓和董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