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真的一点也没有多想,不仅没涉及到任何内情,她也没听说什么有的没的。
毕竟,以她的性子,如果知道的太多,未必不会冲动。
而且,当时日本人已经开始了全面侵华,平津、华北离上海又能有多远呢?
三双眼睛都盯着白夜月,其中的渴求不言而喻。
微微一叹,白夜月闭目凝想了片刻,随即缓缓道来一些她所知道的当年往事。
“那些年,我们并没有太多察觉,毕竟包括日本人在内的所有外国人,其实都一直嚣张跋扈,在咱们头上作威作福。
直到37年前后,那些日本商人的卑劣手段越发猖獗,父亲统观全局,感觉了一丝丝危险,可惜,当时的上海政府,可能是做奴才做惯了,对那些外国人的颐指气使都伸着脖子去接受。
也就根本没人在乎父亲当年的猜测。
可父亲并没有放弃,因为当时的上海工商界可是全国关键,尤其是重工业不容有失。
为此,父亲特地给南京去信,却依旧石沉大海……
可那之后,针对古家的打压似乎被摆在了台面之上,几乎同时我们那些商铺的供货渠道都出现了危机。
因为原料。”
说到这里,白夜月特地顿了顿,她看着自己儿子,似乎存着想考校的心思。
古月并没有让她失望,因为他立刻联想到那几个被江洋大盗抢劫的商贾,很可能就是各行各业的原料供应商!
“是啊……”白夜月又是一叹,“当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之时才发现,原来日本人已经掌控了大部分的原料市场,而剩下的那几家,就是你口中所说的被江洋大盗给打劫的了。
事后想想,日本人之所以不像之前那样蚕食鲸吞,恐怕是因为他们正式全面侵华的日子临近了,所以也不再遮遮掩掩。
可惜,木已成舟,最后负隅顽抗的结果都摆在了所有人面前,留给工商界的道路并不宽了。
也就是那时,父亲十分信任的徒弟万宝来,第一个倒向了日本人。
单纯从商人的视界去说,的确可以是‘在商言商’,毕竟那个动荡的时期,人心惶惶,大部分原料又被日本人把持,想要继续自己的工商业就离不开对日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