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来说如今应当是谁家那小厮来着。”
“可放在华夏国,那就不一样了,只要郑某想去读书、想去考试,那只要自己努力,那就有机会!”
“而官宦人家的孩子,若真不是那读书当官的料,那也没办法!”
众人听到这儿都是皱着眉头开始琢磨起来了。
这话,倒是没错啊。
看似放开了限制,可实际上呢,这些好老师、好师傅,是简简单单提着些束脩就能拜到的?
更别提方才郑秀才话里所说的,那上司回家以后的言传身家了。
这是人家的家学,他传给自己儿子,你就只能羡慕。
而郑秀才的讲述还在继续呢。
“这第一点,说出来郑某只是觉着自家上司睿智,英明,可等到郑某这位上司说出第二点好处之后,郑某就彻底服气了。”
此言一出,原本还在琢磨自家事情的众人,这注意力立马又被吸引到郑秀才身上了。
“郑某这位上司,说的第二点乃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当官儿不可能一帆风顺,哪怕战战兢兢地一辈子做下来功成身退了,可自家孩子能不能接班,能不能在官场走好,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可如今华夏国放开了这户籍的限制,并且取销了贱籍之后,郑某这位上司断然决定投奔华夏国了。”
“因为在他看来,这实际上就是个机会!”
“什么机会?”
“那便是,只要不是犯下什么全家杀头之类的罪过,那么他的子孙后辈,就不会沦落到贱籍,只要踏实读书,过不了多少年,就能堂堂正正的回到官场上来!”
“这对于他家来说,可就是东山再起了!”
“这一优点,才是他真正看重的地方。”
“此言一出,郑某当时跟一应同事连敬了对方三大杯!”
“不为别的,就为了这位上司的眼光长远!”
众人听到这儿同样也是感慨莫明。
原来是这样啊。
看来这能当上大官儿的,还真有点本事啊。
他们可就没想这么长远。
而别人呢,孩子还没开始进学、上考呢,这就连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