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不能不说是犯了兵家大忌。
探听到,张浚想要举行大决战,一战定胜负。
这个局势非常符合江鸿飞想通过一次大决战而一举消灭赵宋王朝的残余势力的意图。
于是,江鸿飞以刘慧娘为总指挥,调各路大元军向杭州推进,准备跟张浚决战。
由于张浚一心收缩兵力在杭州城下跟大元军决战,太湖、天目山那一片险地,大元军轻而易举的就过来了。
大元军调动的速度很快。
三月初,大元军就来到了德清-崇德一带。
在这里,张浚又犯了两个重大错误。
一个是,曲端曾派人向张浚建议:“敌军来势凶猛,我们目前应当分守其地,犄角相援,寻机而动。”
曲端虽然狂傲,但他毕竟出身将门,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的意见是很正确的。
然而,此刻,张浚手上已经聚集起来了赵宋王朝的所有残兵败将,共有近五十万,而且还有七万骑兵。
这是一支空前绝后的庞大兵团;
再加上后勤物资充足,运输也有充分的保证;
这些滋长了张浚轻敌的情绪,听不进曲端的意见,反而任命刘锡为都统制,下令准备跟大元军决战。
张浚所犯的第二个重大错误就是既下决心决战,又坐失战机。
平心而论,此刻宋军的兵力并不比江鸿飞带来的大元军弱。
——哪怕将杭州城中的十五万大军加上,参加此战的大元军也不到三十五万。
没办法,江鸿飞还得分出不少人马看住方腊的一百多万义军,防止他捣乱或者坐收渔翁之利。
尽管大元军已经集结在了德清-崇德一带,但目前,江鸿飞亲自率领的中军其实还没到,况且大元军是远道跋涉而来,士卒疲惫,而宋军却是以逸待劳,具有明显的优势。
因此,宋军诸将向张浚建议,利用杭州周围的有利地形,趁大元军尚未完成集结的机会,立即发起进攻。
但张浚却故作持重,否定了这项正确的建议。
按照张浚的部署,宋军集结于杭州城下,摆出了一副打堂皇之阵的架式。
老实说,杭州城下并不是一個理想的决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