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世以荫补入官为三班奉职,累升领防御使,郎延路兵马都监。
宣和三年,跟随父亲刘延庆镇压方腊起义,凭借战功升领耀州观察使、鄜延路兵马钤辖。
这些年,刘光世一直积极为赵宋王朝奔走、战斗。
赵构将行宫迁到扬州后,刘光世不顾父亲刘延庆及所有人的阻拦,毅然决然地率领本部人马北上来投赵构,因此受赵构所倚仗。
杨沂中出身于军人世家,他的祖父杨宗闵是永兴军路总管,父亲杨震知麟州建宁寨,两人都是西军中的高级将领,而且都是坚定的抵抗派,甚至于,在大元军打入陕西时,他们二人还在抵抗,后来也是在抵抗的过程中被大元军给捉了。
不过杨沂中却不是靠父祖庇护而崛起的——他是张俊的部将,作战勇猛,且颇知兵法,很快就在张俊的部将中脱颖而出。
当时适逢张俊担任赵构的护卫,杨沂中的所作所为给赵构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一系列战争,杨沂中都有不错的表现,几乎每战都是冲锋在前,终于被赵构看中,执掌了宿卫亲兵。
而杨沂中执掌宿卫亲兵后,不仅能出色的完成保卫工作,还经常协助其他将领与大元军作战。
而且,杨沂中的战略偏于保守,比较注重防守,很少轻敌冒进,但战斗中往往身先士卒,表现十分勇猛,这极为符合赵构对大将的期待。
关键,杨沂中协调能力强,善于处理与朝廷中官员的关系,以至于,朝中不管是投降派,还是主战派,都很推崇杨沂中。
赵构也有重用杨沂中的意思。
还有赵密等将,全都是赵构比较看好的。
可这些人,江鸿飞全都要“借”去,而且还让他们必须将家人全都带上。
这哪是借,分明就是要嘛!
不给?
赵构现在都已经自身难保了,哪还能顾得上手下人?
对赵构来说,真正难的不是下这个决心,而是用心腹爱将和大臣去求和这种事它好说不好听,搞不好会让赵构众叛亲离。
至于江鸿飞要南宋小朝廷跟金国、西夏、楚国结盟相互勾结的证据,这对赵构来说真是一个比较轻松的条件。
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