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接受了唐恪的建议。
可不等唐恪着手张罗此事,赵桓便跟何栗说了唐恪的建议。
何栗一听唐恪要蛊惑赵桓跑路,坚决反对。
何栗对赵桓说:“当年周室东迁,亦无唐恪之害大也。唐恪此举,乃同不肖之子卖爷田也。”
赵桓身旁的内侍们舍不得繁华的东京汴梁城,不愿意去苦寒的黄土高坡,所以也都不赞成唐恪的建议,他们纷纷劝赵桓留在东京。
见众人全都反对离京,赵桓遂幡然而改,绝口不再提西幸长安一事。
后来,当唐恪来催促赵桓赶紧动身时,赵桓很生气,他狠狠地用脚跺着地面说:“朕当死守社稷!”
唐恪当即傻眼,他想不明白,赵宋王朝都如此危急了,赵桓怎么还反复无常?
而在民间,汴梁城中的军民普遍认为,唐恪是一个俗吏,昏懦无能,人们甚至想找机会揍他。
所以,郭京这么说唐恪,也很正常,不少赵宋王朝的大臣也没有因此怀疑郭京是在狡辩。
这天晚上,唐恪乘轿外出,被百姓发现。人们皆向他抛砖扔瓦,将他手下人用来照明的灯笼都打破了。
在忠心的小厮和亲卫的保护下,唐恪果断弃轿换马,才得以逃脱一命。
回家后,唐恪立即上书请求致仕。
侍御史胡舜陟也趁机上奏,弹劾张邦昌、唐恪与聂昌。说张邦昌、唐恪和聂昌智虑短浅,不能经画边事,又说赵宋朝廷若继续留用唐恪与聂昌这几个奸臣,则所有政事不修,威刑不振,人材无一可用,将士不肯用命……
赵桓也觉得,唐恪已失人心,不适合继续担任宰相,遂免去其少宰职务,让他担任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兼侍读。
而张邦昌和聂昌现在都在大元军中议和,不便处置他们,因此暂且作罢。
唐恪罢相后,赵桓任命何栗为门下侍郞,成了赵宋王朝的新宰相。
唐恪被赵桓罢免了之后,郭京和他的六甲正兵,又被提上了日程。
作为军事主管的孙傅,见大元军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了,每日都在苦思破敌之策。
这天,孙傅翻开诗卷,试图从中找到破敌的灵感。
当孙傅翻开宋仁宗时代丘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