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就连北京城,都被包围了三次。
这都城要是在南京,这不来的次数更勤了,跟逛自己家后院一样。
这种事,跟一个王朝是不是强大,皇帝能力高低,其实没有多大关系。
——那些统一了两原(中原和草原)的皇帝除外。
在古代,一个王朝所有的资源、粮食、钱、军队,必须要集中在皇帝手里,这个王朝才能稳固。
换句话说,这些东西必须得集中在王朝的首都,因为皇帝住在首都。
你不可能说,都城在南京,全国的钱、粮、军马都在西安,那谁在西安,谁造反。
江鸿飞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大元王朝,未来最大的敌人,肯定是来自草原上的金国、蒙古。
就算自己将来灭了金国、草原诸部连草原也一块统一了,那也得坐镇燕京,才治理草原,就像清朝一样。
这么说吧,明朝在山海关到嘉峪关的长城防线,最多的时候,投入兵力达百万。
这所有的后勤物资,要是都得从南京调拨转运,再去两千多里外的长城,这成本绝对是巨大的,哪个王朝也担负不起。
所以时间长了,长江以北必丢。
而都城要是在燕京,就不一样了,燕京离长城太近了,到长城都不到二百里,后勤运输线非常短,成本也自然就低,哪怕是去云地,也远比从南京去要近很多。
当然,近也有近的不好之处,那就是太容易受到来自北方的胡虏的威胁了。
为了防备这一点,江鸿飞下令,重建都城,修得城高水深,固若金汤。
江鸿飞的要求就是,有这座都城在,胡虏就算进入中原,也站不住脚。
要知道,满清在李自城投降以前,就曾经五次入关,可就是因为北京城的存在,他们才不敢太撒野,捞一票回去过一个肥年就完了。
而首都要是在南京的话。
满清第一次入关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打到长江边上,那时候,李自成还在驿站上班呢。
总之,为长远计,燕京是最理想的国都。
所以江鸿飞选择定都燕京,并在这里修建一座恢宏的皇宫。
建一座新城,哪怕是都城,其实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