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仙侠版水浒 > 第292章 缓兵计(4/7)


    萧普贤女也恨耶律淳,她觉得,若不是耶律淳优柔寡断、妇人之仁,而是跟他们一道夺了耶律延禧的皇位,辽国肯定不会落到今日这般田地。

    如今,耶律延禧这个辽国的皇帝在辽国濒临亡国之际不见了,杳无音信,萧普贤女觉得,这正是废掉耶律延禧立耶律淳为辽国皇帝的绝佳机会。

    而耶律淳如今已经六十了,身体还很不好,关键耶律淳的独子早就死了,如今只剩下一个女儿,也就是天寿公主耶律答里孛,如果耶律淳登基称帝,再不幸死了,那么大辽帝国的最高统治权有可能就会落到萧普贤女的手上,到那时,萧普贤女就能成为大辽太后萧燕燕第二了。

    与此同时,辽国的宰相李处温也联系好了奚王萧干、辽国十一曜大将等人准备拥戴耶律淳。

    萧普贤女与李处温一拍即合。

    这日,李处温、萧干、耶律大石(即耶律得重,得重是他的字)、李处能、李奭、左企弓、虞仲文、康公弼、曹勇义等蕃汉百官、诸军头领、僧人道士以及父老乡亲等数万人,陆续汇聚到燕王府大门外。

    李处温、耶律大石和萧干代表番汉百官走进王府,请耶律淳到大门外接受百官朝拜之礼。

    耶律淳坚辞不受。

    耶律大石说:“今大辽就好比一艘大船,没有了舵手船怎么航行?若大王不肯当这个舵手,这艘船很快就要沉了,大王忍心看这一船人都落海而亡吗?”

    萧干说:“目前只有大王是大辽帝室最有威望的人,大王登基称帝,顺天意,称民心,请勿推辞,大辽已别无选择!”

    李处温说:“登基并非篡位,唐朝安史之乱时,皇帝李隆基逃离长安,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为帝,后他组织力量,终于平定叛乱,恢复大唐河山。现今大辽也面临同样的形势,大王若不登基,百姓何归?”

    萧普贤女也对耶律淳说:“今国家还未灭亡,可皇帝却找不到了,这不是荒唐吗?如此下去国运岂能久远?大王乃燕京城里辈分最大、威望最重、职务最高的皇族,理应由大王继承皇位。”

    在萧普贤女的劝说下,耶律淳在李处温、萧干、耶律大石陪同下走出大门。

    这时,守候在大门口的李处温之子李奭,迅速将一件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