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来取代晁盖?
没有。
至少现在吴用还没下定这个决心。
宋江也有宋江的问题。
那就是,宋江对他曾经混过的赵宋王朝的官场太迷恋了,太想再回到那个体制当中了。
要是没上过梁山,吴用或许还能接受宋江的想法。
可吴用在梁山上待过一段时间。
那段时间,吴用曾与江鸿飞深入地聊过天下大势、聊过赵宋王朝的问题所在,也曾亲自接触过水泊梁山政治教育体系,还曾亲自跟江鸿飞去替天行道,听过江鸿飞的演讲,见识过那些民众发自肺腑拥护江鸿飞的表现。
这让吴用意识到,宋江想走的路,根本就走不通。
换一种说法吧,在吴用看来,晁盖虽然问题多多,但晁盖对赵宋王朝的看法却是没错的,而宋江则是从根子就错了。
有人可能会不解,既然如此,那吴用为什么还要将宋江弄到乃头山上?
答案很简单。
鲶鱼效应。
吴用想用野心勃勃的宋江来刺激一下没有上进心的晁盖,让晁盖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大。
再有就是,吴用早就看出来了,宋江跟他是一类人,都是那种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人,有宋江在,乃头山就不愁发展不起来。
老实说,这么折腾,这么内耗,吴用自己都觉得累。
可谁让他吴用没有遇到一个江鸿飞那样的明主,又不甘心去江鸿飞那里做凤尾呢?
吴用心想:“先发展起来再说罢,或许……慢慢的,我们三人能达成共识也不一定……”
见晁盖明确拒绝了他带着乃头山往招安方向发展的主张,宋江顺从地说道:“仁兄所言极是,小弟遵命。”,然后就闭口不谈换牌匾的事了,似乎他真的放弃了自己的主张。
过了一会,等此事淡去,宋江又说:
“小弟自蒙仁兄救护上山,到我峰山上连日饮宴,甚是快乐。却不知老父在家如何难过?我先题反诗又劫法场,必定连累家属,唯恐老父受惊,性命存亡不保。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小弟欲回敝乡一趟,去家中取老父上山,昏定晨省,以尽孝敬,以绝挂念。不知哥哥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