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两个人,除了起了两个牛皮都快吹上天的绰号以外,真没多大的问题。
先说李忠。
《水浒传》中,多次借鲁智深之口,称李忠“不爽利”、“悭吝”,对他加以鄙视。
但老实说,李忠只是一个走江湖的卖艺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收入低微,他的吝啬是出身使然、收入使然。
再者说,李忠赚钱那么不容易,鲁智深张嘴跟史进和李忠借钱时,他们只是初次结识,李忠就拿出了二两银子,真的挺不错的了。
还有,李忠和周通盛情招待鲁智深,鲁智深看不上两人的小气,临走之前还偷走他们很多金银酒器,李忠也不念鲁智深旧恶,还说鲁智深是个直性的好人。
这人品怎么说都过得去了。
总之,李忠这个人没多大问题,相反,他还很精明,有点小计谋,是个有点用的人。
再说周通。
周通有点好色,见了刘太公的女儿,便一眼相中,“撇下二十两金子,一匹红锦为定礼”,然后是选择了黄道吉日去迎亲。
周通虽自说自话,没有做到明媒,但确实是做到了正娶。
到了迎亲的日子,周通打扮得精精神神的,还搞了一个很大又正式的排场去迎亲,有贺有唱,很符合民间娶亲的礼数。
可刘太公对这门亲事不满意,嫌周通是个强盗,门不当户不对,就像他对鲁智深说的:“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潜台词是:“他配不上我女儿。”
鲁智深和周通不打不相识了之后,意见是:刘太公只有这个女儿,将来靠她养老送终,承继香火,老人家心里不情愿,建议周通把这门婚事放弃了,再选一个好的。
周通的回答也干脆:“并听大哥言语,兄弟再不敢登门。”
一是“听”大哥的,通情;二是“再也不敢登门”,是誓言,是达理。
鲁智深还不放心,说:“大丈夫作事,却休要翻悔!”
周通折箭为誓。
鲁智深一席话便顺顺当当地解除了婚约。
看周通的行为,不比王英和董平要强得多?
前者下山只要是有姿色的就抢上山;后者投降宋江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杀了东平太守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