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最后亿次发单章(3/6)
有足够的贵金属,金银铜都奇缺无比。

    其次,代替金属货币的绢帛乃至粮食,不好估价,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无法很好胜任。

    为什么?绢帛轻薄不一,工艺水平不一,型制不一,新旧不一。

    一匹绢,你说当500钱用,我说只值200,他说值300,意见不统一。

    这些极大阻碍了商业,不知道黄掉了多少本来可能做成的生意。

    主角用了什么办法?

    他建立集中交易所,并且铸了一枚银元,规定这枚银元的重量、型制,以及银铜合金的比例,规定这就是“一圆”。

    主角没把银元当做实际货币,而是作为“虚拟货币”、“记账货币”来使用,因为银不够,铸不了这么多银元。

    商人们在筑有围墙的交易所内封闭式交易,以“记账货币”为单位进行交易,进项、出项列清楚,互相划抵,交易结束后统一结账。

    这样极大减少了对实物货币的需求,便利了商业交易,同时政府还容易收税。

    这是货币问题无法解决下的变通之法。

    这也不是我发明的,而是中世纪欧洲人在里昂、热那亚等贸易市场上使用的模式,没办法,欧洲佬有时候也缺乏金属货币,而随着商业的发展,对货币需求量是逐渐增加的。

    我这本书为什么不写。

    主要原因是庄园制经济,对商业需求不强,没必要。

    第二个原因就是有些人总嚷嚷我同质化,如果把上本书的虚拟货币再写过来,又一堆人叫“上本书写了,这本还来?!”

    招不怕老,好用就行,但读者不认可,你写过了,我看过了,你不能再写,你再想个新招。

    再回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事上。

    本书这个时间段,你如果要发展生产力,首先需要发展商业。

    如果要发展商业,那么就要瓦解庄园制经济。

    如果要瓦解庄园制经济,就需要一个能抗衡士族的既得利益集团。

    这个集团其实没别的选择,就只能是武人。

    如果按照某些读者的话来说,武人集团在此时既是护道人,同时也是道,因为他们代表着中小地主。

    这也是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