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颈而出……
这一箭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数万大军就此失去了约束,纷纷自大阳溃归,各回各部落、坞堡,短时间不可能再被征集起来去洛阳了。
呼延翼为部下所杀的消息经五百里加急送往洛阳,于初四后半夜呈递至刘聪案头。
天明之后,脸色阴郁的刘聪召集诸将议事,当场宣布了这个噩耗。
帐中一时失声。
出师以来,已经折损呼延翼、呼延颢两员大将,各营兵马的损失亦不下一万五千。
虽说其中绝大部分要么是安北将军赵固帐下的丁壮,要么是各路杂胡,但战殁的匈奴本部兵马也达到了惊人的三千。
再者,杂兵损失太多,也不是没有
负面影响。
至少,眼下全军士气有点低落,实在不宜再战了。
但这话由谁来提呢?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龙骧将军刘曜出来说话了:“大都督,退兵吧。”
刘聪默然无语,但神色间显然不太乐意。
刘曜不管他,自顾自说道:“今虽百般筹措,军中粮草却从来没超过七日所需。哦,最近野战失利,攻城又不利,死了不少人,粮草稍稍富余了一些,或可支十日以上。”
刘曜这么说可真是地狱笑话。
众人都看着他,又看看刘聪。
刘聪还是没什么表情。
刘曜似乎全然没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意味着什么,只听他继续说道:“晋军已在外围全线反击,此时若不撤,成果尽弃矣。”
成果?
在刘聪的理解中,成果可能仅限于那些被运粮队带回去的财货、女子。
或许还有对晋国威望的打击。
但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你说有,人家不认可的话,那就是没有,怎么能作为实打实的功劳呢?
“大都督,撤吧。没有步军会来了,洛阳城攻不下的。”刘曜看向刘聪,恳切地说道:“我愿领本部断后。待大军返回平阳之后,或可详细参详一番,明年再来,未必没有机会。”
刘聪一听,有些动容,永明这是真心为了国事着想啊。
昨日攻城,再度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