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说的,因为他识字,会写字。
“诺。”金三立刻让人搬来案几、木牍、笔墨。
“其一,一年内的粪不准用。”
“其二,河道、水渠清淤时,挖出来的淤泥和于粪便之中。”
“其三,厩里定期清扫,每半个月撒上一层土,清理一次,然后撒在肥堆上。”
“邵师,这是为何?”金三一边写,还有心思发问。
邵勋也不是特别懂,只能说道:“掺了土的粪肥更持久。”
“哦。”金三应了一声。
“还有,将来我是要养马的,马厩弄成这个样子,当然不成。”邵勋又补充道。
养马有两种方法,一是在草场上放养;二是槽枥马,即“骈死于槽枥之间”的“槽枥”。
说白了,就是圈养,定期放出去活动活动,有益于马身心健康。
这种养马法在缺乏大面积草原的地方非常流行,是一个无奈之下的替代方法。
后世南诏国就是如此。
滇池、永昌两地之马为野放,不置槽枥。
另选越赕马驹(腾冲马)数百至大理,三年内饲以米清粥汁,四五年稍大,六七年方成就。如此喂养之法下的马尾高,尤善驰骤。
槽枥马可以精细管理,用粮食喂养,马匹质量高。
正面冲杀的时候,可以把野放的马给冲得七零八落。
成本也是真的高,一匹马吃的粮食至少是人的三倍,邵勋暂时没这么奢侈。
但养马是必须的。
哪怕不组建骑兵部队,别的用马之处也很多。
一个斥候就要带好几匹马外出。
夜间扎营之时,远远放出去的暗铺也要备几匹马,以便看到夜袭敌军时,能及时回营——换着马骑,以便有充足的马力高速奔驰,传回消息。
战场信使要马。
小股袭扰敌人的游骑要马。
辎重部队要挽马或其他役畜。
中高级军官要备好几匹马。一是战场冲杀,马力不足时直接横跨到另一匹空马背上,继续厮杀,另外就是逃跑时能有马换着骑,维持高速。
高级军官的亲兵也要马,还不止一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