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第六十九章 王家(3/4)
光中多有赞许,只听他说道:“平子,为兄会给你谋荆州,但还需要等。”

    “嗯。”王澄乖巧地应道。

    他其实是被王衍夫妇带大的,对这个兄长言听计从,甚至有种孺慕之情。

    “刘弘垂垂老矣,活不了多久了。等他死后,为兄就让你去当荆州都督、刺史。”王衍说道。

    刘弘是现任荆州都督、刺史,今年六十九岁,听闻身体不是很好,快到生命的尽头了。

    “不是还有陶侃陶士衡么?”王澄问道。

    在镇压张昌流民军的过程中,陶侃战功卓著。刘弘对他十分欣赏,甚至当做接班人培养。

    “陶侃?”王衍肆意大笑了起来,道:“陶侃在家躬耕之时,其母剪掉长发

    售卖,才换来酒钱招待客人。如此巴结,却只为了一个督邮。这种寒门子弟,也配当荆州刺史?”

    陶侃家里穷虽穷,但和王瑚一样,也是有门

    其父陶丹,孙吴时任扬武将军。

    东吴灭亡后,吴人的日子普遍不好过,但有父荫在,陶侃依旧能在县里当个小吏。日子过得一般,但绝对比普通百姓强。

    当然,这种出身在北地一等豪门琅琊王氏眼里,就什么都不是了。

    王衍现在正处于意气风发的状态,在家人面前私下奚落寒门再正常不过了。

    听到兄长肆意张狂的笑声,王导却觉得有点刺耳。

    兄长似乎和司马颖一般,有点自大了啊。

    王衍不管弟弟们怎么想,反正他现在很高兴、很爽,一副指点天下的做派:“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尔等出任方伯,我留洛阳,足以为三窟矣。今王室将卑,故使弟等居齐楚之地,外可以建霸业,内足以匡帝室。尔等当谨记于心。”

    “兄长苦心,定当铭记于心。”王敦、王澄二人齐声说道。

    王导有些不自然。

    怎么只提了青州、荆州,不提徐州?不提我?

    “茂弘,徐州地处江淮冲要,亦十分关键。”王衍没忘了王导,扭头看向他,道:“为兄的苦心,你们一定要体量。”

    王导心中郁闷稍解,但还是忍不住问道:“兄之谋划,固然全矣、尽矣,却为何都在中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