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我们。”
王逸点点头:“鲲鹏906研发得怎么样了?”
“很是顺利,预计11月初可以流片,明年年初量产,没有问题。”
鲲鹏906不是在鲲鹏902研发完成之后才开始的。
相反,两者几乎同步研发。
乔治团队研发鲲鹏902的时候,王逸就让张潮带着另一个团队,研发鲲鹏906 c。
只是鲲鹏906的研发难度更大,因此比鲲鹏902 c多了近半年的时间,用了将近一年半,也算该有产出了。
“很好,那咱们星逸x1就出两个版本,标准版用鲲鹏902 c+1600万后置像素+3500毫安电池,主打轻薄,尺寸做到53英寸。”
“pro版采用鲲鹏906 c+2070万后置像素+4000毫安电池,尺寸做到57英寸,主打超性能!”
王逸很是清楚,用户多花了钱,上pro系列,那就必须有区别,尤其是视觉区别。
若是pro和标准版都是一样的尺寸,没法直观地分辨出来,那pro用户的钱都白花了。
再加上全面屏,导致53英寸的星逸x1,比50英寸的xphone 3只大一点,也就不用出50英寸的小屏了,直接53英寸起步。
“好的,董事长,那我们就按照这个最终方案来做星逸x1。标准版不用动,还是x1的原设计。pro版本要再修改一下,时间可能晚一点。”
“没事,星逸x1和星逸x1pro,都放到明年三月份发布就是,不着急。xphone 3和xphone 3 ps今年9月份才上市,怎么都得热销半年,再出新款。”
王逸说着,话锋一转:“接下来的关键,还是明年年初的全球化布局,专利收购要加速,尽快搞定。海外门店,渠道,等等,都得加速布局。明年三月份之前,这些都要全部搞定,三月1日直接发布星逸x1和星逸x1pro,正式开启全球化之路。”
“好,包我身上。”朱长林应道,很是清楚,明年除了米国之外,大多数的发达国家,都会全部开售。
至于发展中国家,只能慢慢布局。
全球化不是一朝一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