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挂不住!同时,袁尚是一个权谋之人,他知道这个时代子嗣和生育能力的重要性,一旦有子嗣,自己的权力才会彻底稳固。不然一直没有子嗣,会让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和以讹传讹。
华佗的治疗,一直没有奏效,袁尚认为可能华佗是偏向外科方面的医学方向,应该找个内科或者男科医生去看病。建安三神医,如今华佗看过病了,张仲景在东吴控制中,余下一位神医董奉则成为袁尚的希望。
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五株,轻病愈者栽杏一株。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夏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
《大越史记全书》记载他的医术高明:丙午四十年(汉后主禅建兴四年,吴孙权黄武五年),王(指士燮)薨。初,王尝病。死三日,仙人董奉与药一丸,以水含服,捧其头摇捎之。少顷即开目动手,颜色渐平。复明日,旋能起坐。四日复能误。遂复常。
传说董奉有起死回生的能力,那么袁尚这不孕不育症,看看他能不能医治。
袁尚专门派出荀谌去请董奉,邀请他入许昌为袁尚看病。同行护驾的是关平,逄纪也暗中派人监督和保护。因为这件事牵扯到国本和未来的传承,所有核心臣子都十分重视。
同时袁尚答应给董奉粮食和金银,全凭董奉的喜好自己处置。他愿意做慈善对百姓进行施舍就施舍,他愿意自己留着用就留着用。袁尚成全他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精神思想。只要他能给自己治好不孕不育症。
董奉见到荀谌后,荀谌直接下跪恳求,并且以天下苍生,江山社稷的角度分析董奉此行看病的重要性。袁尚若是没有子嗣,将来总有年老之时,那时因为没有传承,又会引起政权和军事的不稳定,又会造成天下大乱,战火连绵,因此荀谌恳求董奉为了将来百姓少遭罪,少死人,务必治好袁尚之病。
董奉和华佗一样,都是灵魂高洁之人,他们高尚的灵魂比他们的医术还要高,于是董奉答应出山去许昌为袁尚医治!
然而在董奉从南方秘密跟随荀谌和关平的军队前往许昌的路上,却发生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