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不战,知道吕布是忌惮自己手中有严氏、吕玲绮、貂蝉作为人质。但是如果孙权逼迫太紧,袁尚也拿不住吕布是否出战。关羽、张飞则是极难对付,关羽在官渡之战被自己算计受伤,这次再交战只怕想再偷袭他就难上加难了!
孙权也正是不怕与自己正面交战,所以他才敢守汝南。若是他当前的武将实力同后期的曹操一般,孙权焉有信心守住淮南?
雷公车再厉害,但是笨重而且脆弱,那些技师和匠人更是没有打仗的能力,若被敌军靠近,只有待宰的份了。所以袁尚不敢一开始就拿出来攻城部队。而是要考虑如何能击败孙权,或者能战胜他麾下的猛将们。
然而在军事会议上,袁尚的观点受到众将的一致反对,众将苦劝袁尚与孙权军正面对决,而不要按兵不动。尤其几位大将都信心爆棚,认为能胜关张。只要吕布不出战就好,而赵云则是希望再战吕布!
袁尚没想到众将都如此膨胀,莫非他们真的认为能打赢孙权麾下的猛将?袁尚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他也不好太过给将领们泼冷水,就定性颜良打不过关羽,文丑打不过张飞,赵云打不过吕布,纪灵打不过黄忠,关平打不过太史慈,若是这样,只怕会打压自己的士气,也寒了众将的心。
此后,谋士们分析战局,袁孙两家都几乎没有漏洞,袁尚这边的补给线十分安全,而孙权这边的粮草就在城中也很充足。汝南又是一座坚城,不用雷公车根本攻不下来,若用雷公车,则孙权必全军突击,避免雷公车发挥威力。
分析到最后,又说回到两军正面交锋了,因为这个战场几乎没有使用计谋的地方了,两边都是滴水不漏,战争将以简单粗暴的最直接的方式爆发。袁尚有些头疼,会议召开了半天,发现讨论的结果是个死循环。双方目前都是双线作战,袁尚也没有绝对实力碾压,孙权又没有给出任何漏洞,这仗打下去当真是得靠着武将的武艺和军队的战斗力硬碰硬干一场了!
然而大军已经出动,总不能无功而返,打都不打就撤军吧?袁尚答应,众将和谋士也不答应。尤其是将领们,若是不让他们上战场厮杀,而又没有合理的理由,将领们也会出现情绪不满的。
所以无奈之下,袁尚只能同孙权军来一场正面的对决了,而将领们成为这场对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