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以他于禁如今的权力和军中威望一定可以做到勤王保驾并与曹操脱离。
且说董承那边打听到荀彧的去处,于是直接来于禁的军营找二人。
荀彧听闻董承来了,心中大喜,于是和于禁说了实情,董承手中必有圣旨!
于禁连忙请董承进入军营私密之所,三人密谋,董承拿出了汉献帝的血书。荀彧看着血迹斑斑的诏书,不禁掉下眼泪来,他身为汉臣看到天子如此血书是心中不忍!
于禁则是大喜,想来什么就来什么!他也不想随着曹操大老远去淮南,之后屁股后面还有袁尚的追兵,何况淮南到底是曹操的还是东吴的,已经说不准了。若是孙权起了吞并之心,第一个要杀的便是自己这个曹操唯一的武将!他孙权麾下可是有吕布,关羽,张飞的,自己的武艺根本不够看的!
能留在许昌投靠袁尚是于禁的上上选!
原史中,于禁也是个在面对生死存亡时刻能放下颜面,得以苟活之人。樊城之战时,于禁与庞德率七路大军对抗关羽,结果被关羽水淹七军给击败了。他与庞德双双被擒,庞德大骂关羽后慷慨就义;于禁则见到关羽后,诉说当年与关羽同在曹操麾下为将领时的日子,求关羽饶命。关羽乃是傲上而不辱下之人,便没有杀于禁,只是将之囚禁。
后来关羽被东吴击败且身死。占领荆州的东吴也把被关羽囚禁的于禁给接管了。于禁于是又成了东吴的俘虏。孙权杀了关羽占领荆州后,生怕刘备报复举兵来袭,于是急于同曹操修好,于是给曹操上贡的同时把于禁归还曹操。于禁得以回到曹魏。
但曹操父子二人都对于禁苟且偷生而心生不满,曹操得知于禁投降关羽后亲口说“于禁与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曹操死后,曹丕对于禁更是冷眼相待。曹丕命于禁为曹操守灵,并遣人将于禁战败乞降等事画于陵壁,于禁看后惭愧发病而死。
于禁骨子里是不想战死的,想给自己留条生路的人。因此在袁尚穿越的时间线里,他答应了荀彧和董承的要求。
当日,三人串联朝中官员,军队将士,八千多人聚集在皇宫之中,以坚固的宫防戍卫汉献帝,荀彧当中念了汉献帝的血诏,同时告知许昌的军民天子重新掌权,表示天子与丞相曹操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