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令君的意思是要争取于禁将军?”董承思量此时曹军将领凋零殆尽只有于禁一人还在,而且掌控着京畿的军务防务。
“正是于禁。”荀彧说道。
“但是此人乃是曹孟德的亲信之人,当初宛城之时,他平叛造反的青州兵,夏侯惇误解他,但他见到曹操仍旧是不为自己辩解,只言当前军情。想拉拢此人只怕不易啊!”董承觉得此事很难。
荀彧则摇摇头坚定的说道:“于禁此人的确是循规蹈矩之人,但是我观此人乃是识时务之人,而且面对袁军之兵威,他本人是有些畏惧的。私下里交谈时,他对袁尚用兵和袁军的将领都是十分忌惮的。如今有机会让他不与袁尚为敌,相反投靠于他,我断定于禁会同意的。
只不过想说动许昌的将领和官员,只凭你我还不足以完成。还需要一件重要之物,那就是圣旨!”
“圣旨?!唉,谈何容易?说起来我就气愤无比,那曹孟德一直监视和圈禁陛下。别提下圣旨了,陛下想召见个人都不行!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天子?!他曹孟德又算什么汉臣?!”董承抱怨道。
荀彧此时沉默了半晌,随后说道:“今夜过后,明早我去一趟皇宫,去请圣旨。”
董承闻言连连摇头:“荀令君何等身份?你若冷不丁的出现在皇宫里,曹操父子岂会不察觉?!何况曹操早有死命令,无论任何人出入皇宫,就算是曹丕或者荀令君都要过守卫搜身的!一旦东窗事发,荀令君,你我性命何足挂齿?但是因你我之疏漏,导致天子错失重获自由和权力的机会,你我就是大汉的千古罪人了!
明天你绝对不能去!要去我去!而且我身份也是十分方便,我好歹是国丈,乃是皇亲国戚,进宫探望女儿和陛下,料想曹操父子不会有太多察觉。”
“但是想把圣旨这么明显的东西带出宫来,还不被曹操的卫兵搜身察觉,简直是事比登天啊!国丈可有办法应对?”荀彧问道。
董承此时思量片刻,想到一个好计策:他晓得想把正经的圣旨带出来是绝对不可能,因此他打算用一张白色丝帛,让天子在上面血书,随后把这件丝帛折叠,随后藏在董承的衣带中——所谓衣带诏。
荀彧闻言,二人各自做事,董承去从皇宫冒死讨皇帝的诏书;荀彧则拉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