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兵,依旧有不少的兵力损失。
孙权此时望城兴叹,于是鏖兵十二日后,决定大军撤离。
此时的彭城之中的守军也是损失不小,三万五千人也折损了八九千人,主要是鏖兵阶段,中后期有几次东吴军队的猛攻,守军的也有不少的伤亡,但同样的也使东吴军队折损万余人。七万大军只剩下,五万多人!从战果上还是非常辉煌的胜利。
不过东吴军撤退后,城中反而再次开始积极备战,全军依旧是三班倒的休息,因为司马懿早就在几日前飞鸽传书提醒彭城之中的守军,飞鸽脚上缠着一块白布,上面书写七个字“去而复返回马枪”。东吴大军围困之后,使用鏖兵计后,如果突然撤军,十有八九是麻痹袁军的。他们会退而复返,趁着城中将士们以为撤军而懈怠时,疏于防范,杀个回马枪,冷不丁的偷袭彭城!
而且即便没有司马懿的提醒,张合也不会疏于防范。因为张合当初参加攻打幽州公孙瓒的战役。袁尚曾经献策袁绍如何攻打渔阳郡,怎么引诱公孙瓒出北平!当初袁尚是将计就计以曹操的调停撤军,公孙瓒才从坚固的北平郡出来,才给袁绍歼灭公孙瓒的机会。如今东吴军撤退,张合也在怀疑,是不是类似当初引诱公孙瓒的那种计策。一旦全军懈怠,或者贸然出城,这时东吴军反扑彭城可就不保了!
司马懿的提醒,张合的经验,城中的将士们虽然疲劳,但是谁也不想死,一旦东吴军反扑攻破城池,城中的军队甚至老百姓都会被屠戮!所以全军并没有任何懈怠,趁着东吴军撤退的间隙,更好的休息,之后还有一战。
果不其然,东吴撤军后的第二日夜晚,东吴军去而复返!
午夜三更时分,东吴军从西侧和南侧接近,他们准备了很多爬墙高手和爬墙装备。一旦这些士兵爬上城头,立刻下城去打开城门,放东吴大军进入城中。
这个以退为进的计策是庞统出给孙权的,鏖兵之后,庞统发现彭城守军战斗力依然强悍,而且似乎粮草充足,若是一直想通过鏖兵削弱彭城守军的战斗力,只怕是没有一两个月不成。到那个时候,变数太大,一旦袁尚主力来援助,东吴军撤都撤不走!
然而当东吴军慢慢接近彭城时,城中依旧是十分安静,东吴的将士们心中窃喜,这是这么多日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