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自诩绝无诸葛孔明之睿智多谋,所以这种攻城战真的是智囊的噩梦,无独有偶,审配面对曹操也能据守邺城数月。当袁尚大军来在荥阳城时,袁尚真的感觉头大。这荥阳城比那个陈仓要坚固许多!守军也有四万,袁尚甚至几乎没有兵力的优势,自己只有五万人!
袁尚倒是可以举三州之军,组织一支十万大军,但是辖地内的其它防御就会空虚,而且征调如此多的大军消耗也是大的,粮草运输就是问题,非到大决战时才能这么做。如果只是攻打一个荥阳,就把幽州,并州,冀州,半个雍州的兵都调集过来,袁尚这个局部战争的成本就太大了!
所以袁尚唯一的希望就在于贾诩身上了!
贾诩与张绣有着特别的关系,二人曾经是臣主关系,张绣对贾诩是言听计从,从宛城偷袭曹操,到二次投降曹操,再到邺城之战前被贾诩一席话说动,张绣凡是听贾诩的话,都没有吃过亏!尤其是第三次,若是张绣没听贾诩的话,在邺城之战中把自己手里的兵力都打光,只怕可能被西凉铁骑杀个全军覆没。届时无兵无势的张绣还想当个荥阳之主,只怕是白日做梦,弄不好曹操还会收了张绣的兵权,把他彻底沦为一个下属武将。也没准会清算张绣过往害死长子,侄子和典韦的事情!
袁尚希望通过贾诩做通张绣的思想工作,让他献出城池,从而拿下荥阳城!如果这个计划落空,则袁尚只怕走个过场,试探攻打个把月就撤军了。他可不想把同曹军搞个鱼死网破!那样打,攻不下几个城,袁尚的兵力就消耗光了。之后又得撤军,休养个一两年再打。那样得何年何月才能打败曹操呢?
贾诩自然知晓袁尚的用意,而他本人也极想为袁尚拿下荥阳城,因为这半年多时间,袁尚面前最受宠的谋士已经不是自己了,而是那个年纪轻轻的司马仲达。此人心智,城府,见地,谋略都是一流,很多层面竟然隐隐在自己之上。
所以贾诩有些危机感,十分想在主公面前证明一下自己,于是他也想尽力说动张绣投降。
不过张绣这边曹操肯定也有自己的考量,曹操虽然失去了郭嘉、荀攸,但毕竟曹操自己,还有荀彧,程昱,刘晔等谋士都是极其睿智之人。也肯定考虑到张绣乃是个反复小人,算是个小号的吕布,也提防张绣叛变,所以才会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