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杰!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之前的试探越多越离谱,甘宁最终认定的忠诚就越高!
从甘宁的角度,河北袁氏本身就比荆襄刘表强大,更具有前途和威望。自己稀里糊涂的有了“四公子”的名号,与那袁氏之中风头正劲的袁三公子齐名,从而产生了羁绊和关联。恰好甘宁在黄祖帐下一直受气被怠待,所以他早就有另觅山头的想法,偏偏这时甘宁受到袁尚的邀请,要他参加“四公子会”。甘宁认为是摆脱困境且将来飞黄腾达的机遇,因此这才不远千里,冒着擅离职守的罪责前来参加“四公子会”。
然而甘宁自尊心强,心思也深沉,所以也不想倒求着袁尚投奔,这才有之前如此多的试探。如今试探的结果令甘宁十分满意,他已经下决心辅佐袁尚。
不过甘宁不知道的是,这一切的一切,从开始的四公子的名头,到在他自己最不如意的时候邀请他参加四公子会,其实都是袁尚的谋划。这是袁尚一步一步的在千里之外做局,为的就是拉拢甘宁投靠自己。
而从袁尚的角度,他用人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或者借鉴了《鹿鼎记》中韦小宝的思路:越是有能耐的人,有真本事的人,性格越是特别和孤僻,这些人越不为人情和金钱权力买账。
三国中的顶尖武将和谋士,性格方面几乎都是如此,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哪个性格是普通人的性格?诸葛亮,贾诩,郭嘉,司马懿哪个又是轻易就能辅佐之人?要想获得这些人的效忠,就要付出超多的心血,刘备能对诸葛亮三顾茅庐,袁尚就能无视甘宁一切的不拘小节!
袁尚作为主公,压根不在乎甘宁的特立独行,因为他在原史中知晓,甘宁在后来的战争中,军旅生涯中成长的很快,慢慢的不再有匪气,而是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且有魄力的军事将领!袁尚本就没有武将那种争名夺利的心,他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他是主公,就算再能打也不能去一线和别的武将单挑。而且他需要的是能打的武将,甘宁的武艺越好,他越开心。真要是甘宁连自己都打不过,袁尚反而要失望了。
这场比试之后,甘宁明显对袁尚谦恭了许多,他收回了之前桀骜不驯的外表,而是很仰慕袁尚礼贤下士的姿态和为人。尽管他比袁尚大很多,但是他能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