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但却无一人发声。即便回去后也都对此事保持缄默,闭口不言。他们知道没有必要为郭图去得罪张郃,这个话说出口,便会招来张郃的灭口!所以士卒们都选择明哲保身。何况他们平日里也都拥护张郃,跟着张郃在战场上活下来的概率才会大,因此郭图你死不死的无所谓。
张郃见郭图痛苦的模样,心中觉得解气和痛快,别看他长着一张斯文脸,平日里也爱吟诗读书,这都是爱好,杀伐果决才是他张郃的本性!不然如何做得后来魏国的统帅级将领?又如何与诸葛亮这等近乎妖人的谋略家作战?
张郃最后一刀结果了郭图,随后下马亲自把郭图和杜远枭首系于马项,再回去复命。袁尚自然会为他打掩护。一路上这么多天,张郃也在考虑袁尚为何那么讨厌郭图,也想让他死。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就是郭图和袁谭之前走的太近,袁尚想杀郭图是想削弱袁谭的实力。袁尚有夺嫡之心!
谁也不是傻子。三国演义的读者都能读明白的事情,张郃这等智勇双全的武将岂会不知?若不是为了拉拢自己,袁尚堂堂的主公三公子,声名鹊起的“当代四公子之一”为何对自己这么亲和?这一路上收服这些亡命山贼又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力量,培养自己的嫡系将领?以便日后和袁谭袁熙争个高下?
张郃这么做也是向袁尚投诚,今后他也算是袁尚一党的人,将来真的袁谭和袁尚夺嫡大战时,他张郃必然站在袁尚这边。
这世间的事情,大部分人都能想明白,就算一时想不明白,过几日也都想明白了。所以看破不说破,并用自己的行为投票,便是人的智慧。张郃在原史中是活得最久的三国初期便涌现的武将,他的武艺自不必说,但他的智慧也是远超常人的。在魏国的政坛中,他一个之前侍奉袁绍的降将,竟然最后成为曹操的五子良将,曹丕的军事副统帅,可见他的政治头脑一点不比他的武艺差!
袁尚在安葬好郭图后,命廖化把愿意跟随自己的喽啰兵都带走,带着好几车粮草往西边的古城方向而去。袁尚此行最后一个想招募的英雄就在那里!
古城这个地方在三国中是一个非常感人的地方,当时刘关张三人因为曹操攻打徐州而分散,刘备投奔了袁绍,关羽不得不投降了曹操,张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