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科幻小说 > 最后的御者 > 第49章 客观(2/3)
越发宏大,陈十一越发感受到人类的渺小。

    在风婴过后的这些年,陈十一从喜马拉雅山脉回到魔都的一路之中,看到的人类都市,毁于一旦,凌乱不堪,

    但是对于自然而言,却并没有太多影响,只是折断了些树木,埋上了部分泥土,消弭了许多人类生活过的痕迹,

    尤其是往后几年里,折断的树木渐渐再次长出新芽,又往后数年里,新芽茁壮成长,成为一棵棵小树,曾经树木草地被破坏的痕迹渐渐消弭。

    在三界论中,人类是规则雏形灵的融合产物,拥有着“进化”的可能,而自然中的其它一切动植物都是规则的衍生物,而受制于已经成型规则不变的限制,它们的一生也就失去了人类所拥有的可能,但它们真的比人类差了很多吗?

    陈十一并不觉得,成型规则本身及其稳定的特性使它们存在的时间比人类更为久远,

    尤其是以植物为例子,毕竟在如今科学之中,植物的存在比动物先出现了数万年,假设曾经的时间流逝一直是线性的话,所以以植物来研究规则更合适不过,

    当然了,将所有植物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规则,从而使规则本身特性更加清晰明的方法,还是他后来学到的。

    但无论过往时间是线性还是曲性,都无法否定一个事实:植物比动物更早出现。

    而这也说明代表着植物的规则比动物的规则更久远。

    运行于世间的规则到底是处在什么样的状态?陈十一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可以确定的是,祂是一种确定的概念。但祂是否存在一定思考的能力,也就是否如人这般拥有自主思维,对于这一点,通过以植物整体为观测对象的前提之下,他有所启示:

    植物拥有智慧吗?

    没有吗?

    果树如果不知晓世间有动物的话,为何会产生能食用的种子,以供动物食用;

    蒲公英如果不知晓世间有风的话,又如何会将种子化作一道道“风筝”呢。

    诸如太多类似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使是植物这种在人类眼中最为简单的多核生物,它们也具备着智慧,

    或者说是,植物应该具备着接受-反馈这一思维模式的,

    其实当意识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