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 第63章 性格缺陷(5/7)
曹操一统北方中原的基础,也决定了东汉末年的诸侯竞争格局。在官渡之战前,袁绍无疑是东汉末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但是,在官渡之战后,袁绍集团走向了败亡,曹操则成为东汉末年最强大的诸侯。那么,问题来了,在官渡之战,袁绍的损失到底有多惨重?

    一、10万大军

    首先,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在此基础上,袁绍想要渡过黄河,从而和曹操争夺天下。起初形势袁强曹弱。袁绍已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以上,特别是袁绍的核心地盘——冀州。在汉末三国时期,“冀州户口最多,田多垦辟,又有桑枣之饶”,“冀州民人殷盛,兵粮优足”。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拉开了序幕。袁曹两家的决战,一触即发。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官渡之战中,袁绍一方投入了10万大军。当然,也有史料认为,袁绍一方的兵力在11万左右。而从最终的结果来说,袁绍调集的10万大军,基本上都在官渡之战中损失殆尽了。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最终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指挥生涯最辉煌的一页。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官渡之战中,袁绍仅仅率领800骑兵逃回冀州,也即10万大军都葬送在这场战役中了。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纵观整个汉末三国时期,损失10万大军的战役,无疑是屈指可数的。

    二、颜良、文丑

    在官渡之战的初期,袁绍麾下的颜良和文丑相继战死沙场。一方面,颜良(?~200年),安平郡堂阳县(今河北省新河县)人。东汉末年袁绍部将。颜良性格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为一夫之勇。官渡之战,袁绍令颜良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司空曹操采用军师荀攸“声东击西、轻兵掩袭”之计,亲自率军兼行,击破颜良军。颜良本人也被关羽斩杀,白马之围遂解。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