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 第63章 性格缺陷(4/7)
的失败,是因为没有接受沮授和田丰的良言相劝造成的。似乎袁绍只要接受了沮授和田丰的建议,就能够打败曹操一样。双方在官渡对峙期间,实际上压力更大的是曹操。当时曹操的手下有很多都叛逃到了袁绍那里,还有很多暗暗与袁绍串通。在官渡之战后,发现一箱子和曹操手下与袁绍串通的书信,曹操命令烧掉。曹操说,在当时的情况下,我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幸免,更何况他人。可见,曹操的胜利是如何的艰难。因此,曹操的胜利不是因为双方的实力差距,而是来自于谋略的运用。用诸葛亮的话说,就是“非唯天时仰亦人谋也”。而这个人谋,是袁绍的内部出现了问题。官渡之战有很多疑点。比如说许攸的举动十分可疑。而曹操能够料事如神,抓住袁绍致命的弱点,屡次准确的袭击袁绍的粮道更是可疑。这些在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发觉这中间的疑问。袁绍的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出兵前废除了沮授,拘禁了田丰。在一场大战前,袁绍为何要自断股肱,这是一个迷。不过,我们可以从这一点判断,只要袁绍发动对曹操的进攻,这些矛盾就会爆发,这就更加可疑了。

    袁绍在官渡之战听了郭图的建议导致失败。许攸截获曹军军令,得知曹军缺粮。献计袁绍,集四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十万人马佯攻大营,另一路集三十万精兵径取许昌。无论哪一路得胜,曹都将大败。而袁绍却听信郭图,以为这军令又是曹操布下的陷阱,这导致官渡之战过程中步步错失良机。许攸无奈,最后投奔曹操,为曹操献计,火烧乌巢,这是袁绍败给曹操的重要原因。此外袁绍的个性是有谋无断,还朝令夕改,一日三令,前令未至,后令又发,将士不知如何处之。许攸建议袁绍发兵攻打许昌,袁绍觉得有道理遂下令。田丰知道后来找主公建议当前不要攻打许昌,袁绍又觉得有道理接着重新发令不攻打许昌。这样没有主见的主攻,成功也是难的。官渡之战,袁绍的损失有多惨重?10万大军,五位名将!

    官渡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峙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