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之子。”
“以赏罚为导,世人自然向孝。”
“无需数载,孝道乃成也!”
“待到人心向孝,我大秦便可松弛律法,以孝治民!”
嬴政畅想着孝道深入人心之后的美好场景。
民众自发的孝顺父母,进而延伸出对上官的服从和对君王的忠诚。
彼时的大秦不再需要庞大的官吏体系用以管束民众,民众心中的孝便能管好他们自己。
大秦既能让大量老人老有所依,还能省却大笔俸禄,更能博得天下人的忠心。
那可真是太美好了!
然而嬴成蟜心中却是一叹。
果然,嬴政的思想和原本历史上大秦的政策大差不差。
只是因为吕不韦还活着,所以嬴政推行孝道的手段中不止有了对孝的罚,还有了对孝的赏,但却也仅此而已。
嬴成蟜反问:“就如大兄孝顺王太后,便能得关东人认可为赏,故而大兄愿孝顺王太后一般乎?”
嬴政脸上的笑容略略消减,却还是点头道:“正是!”
嬴成蟜再问:“有意义吗?”
嬴政微怔:“什么?”
嬴成蟜刺出了锋锐的唇枪:“大兄手握赏罚权柄,理应知严刑重赏只是手段。”
“赏罚也只能引导臣民所为,而无法左右臣民所思!”
“赏罚可令臣民行孝之事,却不能令臣民心中存孝!”
“于国而言,严刑可令臣民被迫依律而行孝。”
“但于国而言,孝道的意义就是让臣民为了父母的安危而不得不自发的做出妥协,进而顺从上官、敬畏君王,同时让臣民心生善,爱吾老以及他人。”
“若孝不存于心,孝于国何用!”
这,便是大秦强势推行孝道许久却没泛起什么浪花的原因所在。
天下人只是屈服于官府的刑罚,就像是纳税、服徭役一样不得不捏着鼻子孝顺父母,这有什么用吗?
项羽以烹杀刘邦之父威胁刘邦,刘邦笑曰:分我一杯羹。
刘邦的哪个臣属将士因此而背弃刘邦了?
不孝就不孝呗,大秦都亡了,谁还孝啊!
所以对于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