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的记载下来!”
“蛮夷者,本公子也,非群臣也!”
“天下人若欲嗤嘲谩骂,当尽加于本公子之身!”
眼见赵嘉一脸坦然的认下了蛮夷之称,甚至要提醒天下人辱骂的时候别骂错了人,毛遂绷不住了。
本官本以为本官的谏言就够蛮夷的了。
结果和公子您这想法一比,本官突然觉得本官还挺守礼的嘞!
但赵嘉如此鲜明的扛起了骂名,却也让毛遂等不少臣子心生亲近。
谁会不喜欢帮忙担责任的领导呢!
再次看向群臣,赵嘉声音肃然:“危急之时自当行危急之策!”
“本公子心意已决,二三子可愿助本公子一臂之力?!”
赵嘉的态度非常坚决,赵嘉也有不得不如此坚决的理由。
因为赵无极说的没错,只要礼法层面上的赵王迁还活着,赵嘉就不能承袭赵王之位,否则就是蛮夷之举,既然左右都得背负蛮夷之名,赵嘉不如选择另起炉灶,全盘丢弃赵王迁留下的烂摊子。
如此一来,赵嘉在礼法层面上便能与赵王迁站在同一高度,即便日后秦国放归了赵王迁,赵代二国也是两个不同的国家,赵嘉将大大削减秦国利用赵王迁挑起赵国内乱的可能!
除此之外,赵嘉另起代国便能在一定程度上不去继承秦赵之间的仇恨,削弱秦国进攻代国的欲望,尽可能为代国多争取几年喘息的时间。
另外,另起代国之后赵嘉就无须祭拜赵王偃、赵王迁等人,他自己就能在宗庙里面享用头香!
无论是从个人好恶角度来看,还是从国家利益角度来看,重立代国都是远胜于承袭赵王之位的良策!
但此策却也有着巨大的弊病。
因为此策确实大大突破了礼法的极限,蛮夷的让蛮夷都倍感蛮夷!
很多故赵臣子不一定会承认代国是赵国的延续,更不一定会愿意将对赵国的忠诚转移到代国身上!
就在群臣犹豫挣扎之际,沉默已久的李牧突然起身,跪地稽首:“臣,柏仁李牧,拜见大王!”
赵嘉心中大喜。
李牧没有自称武安君,更是口呼大王,这足以说明李牧对赵嘉的支持有多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