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楚考烈王亦有心与秦决一死战。”
“今楚王登基,与秦决战之心仍盛,当是喜事也!”
郭开避重就轻的说着好话,但赵王偃却很清楚个中缘由。
楚考烈王真心想灭秦,甚至自请为纵约长。
春申君也是真心想灭秦,自请为楚军总指挥。
但楚王和春申君对楚军的掌控度太低了。
春申君领着楚国诸贵族的私兵们打打顺风仗还行,一听说要打硬仗了,楚国各贵族必然拔腿就跑,春申君根本控制不住!
说到底,楚国之所以在第五次五国伐秦中拖了联军后腿,其关键就在于楚王与楚国贵族之间的矛盾尚未解决。
在不解决这个矛盾之前,指望楚军摇旗呐喊或保家卫国还行,指望楚国担任进攻秦国的主力?
实属痴心妄想!
赵王偃脸上的嗤嘲之色依旧:“若是寡人所料不错,楚王意欲于楚地推广长安犁,然楚国百姓不愿?”
“楚王无力掌控百姓,亦不敢阻止百姓封锁长安犁入境,故而有心挑起外战,分散百姓的精力和兵力,以此为庶民和僮仆争取获得长安犁的机会。”
“待到此战结束,勿论此战是否伐秦功成,长安犁都能充盈于楚地。”
“届时楚王便可因势利导,借势倒逼楚国百姓顺应民心,完成变革。”
“寡人所言,对否?”
熊寻听得口干舌燥。
相较于楚王负刍给他的理由,赵王偃所说的理由听起来似乎更接近真相!
但对楚王负刍的忠心让熊寻不愿去怀疑楚王负刍,熊寻只能沉声驳斥:“长安犁乃是太一赐予天下的至宝,我大楚岂会抗拒?”
“今我大楚百姓已在锻造长安犁用于耕种,我大楚君臣何故因此生隙?”
“赵王所言,皆是无端之言!”
“天下皆知暴秦横行,先灭韩后灭魏,更破我大楚旧都,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我王深感不能令得暴秦继续横行,更有心报楚怀王之仇,故而兴兵!”
赵王偃却只是笑了笑。
同为国君,赵王偃看待问题时站在与楚王负刍相同的高度。
都是千年的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