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魏,掌握了魏国水师。”
“一旦秦军携魏国水师南下,便可顺流而下,直抵寿春城!”
“诸位爱卿可有为寡人分忧之策?”
虽然群臣心思各异,但当楚王悍提出这个问题时,所有朝臣却也都不得不心生沉重。
楚国为什么连续迁都?
还不是因为楚国接连被秦国攻破了国都!
但这一次楚国国都面对的威胁比之以往更加严峻。
一旦秦国决定进攻楚国,完全可以顺着颍水顺流而下,迅速直面寿春城城墙!
这种国都待在敌人屠刀下的感觉,真的让人很不好受。
景畴起身拱手道:“启禀王上,臣谏言,迁都!”
“历经此战,寿春城城墙已溃,再想修复靡费过多、耗时良久。”
“且即便是将寿春城的城墙修复至原有坚度也挡不住秦军飞石。”
“秦军若走陆路,寿春城难挡,秦军若走水路,寿春城更是危在旦夕。”
“唯有迁都方可保寿春城安宁!”
景氏食邑集中在楚国东南方向的长江流域。
一旦国都迁至那个方向,景氏可能需要让出一座城池给楚国当都城。
但相应的,景氏的其他食邑却必然会在国都的带动下实现经济腾飞!
然而屈氏食邑却大多集中在淮河流域。
一旦楚国都城迁向东南,对于屈氏食邑而言却将是巨大的打击!
故而屈桓当即起身驳斥:“唯有都城定于寿春,我大楚重兵方才能落于秦楚边境之处。”
“一旦向更南方迁都,我大楚必将失去对颍水的掌控。”
“为何我大楚连战连败,就是因为我大楚每次战败之后都会向后迁都。”
“为何秦国屡战屡胜,只因秦国不断前移都城。”
“昔年秦将亡,秦献公却东迁都城至栎阳,不惜直面敌国兵锋,秦国大军也因此云集栎阳,秦方才止住颓势!”
“而今我大楚固然战败,然臣却以为不当迁都。”
“恰恰相反,我大楚理应深耕寿春城,以备再战!”
屈桓说的有理有据。
无论是秦献公的迁都于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