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成蟜内心承受着多大的压力。
但在嬴政看来,这些压力都不该是嬴成蟜去承受的。
嬴政才是大秦的决策者!
如果决策出现了错误,自有他嬴政来承担罪过。
待未来于九泉之下面见列祖列宗时,也是他嬴政跪在最前面!
嬴成蟜释然而笑:“灭魏之际,粮草短缺、强敌环伺、道路难行。”
“若非援军来的及时,弟或许已经战死于安陵城内。”
“彼时,弟想了很多。”
“如此稀少的粮产、如此难行的道路。”
“即便我大秦打下了这方天下,又如何治天下?”
“弟实不该故步自封。”
“因为当今天下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承载你我的理想!”
经历过各方压力、带着大军走遍半个天下的嬴成蟜深切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这方天下还需要更优秀的道路和更强的生产力才能真正支撑起大一统的封建专制!
他该担心的不应该是某项技术让天下局势出现变化。
恰恰相反,他需要用更强的生产力为这方天下带来变化,这方天下才能孕育出足以承载兄弟二人理想的土壤!
除此之外,韩、魏二国的灭亡、历史线的巨大变化也让嬴成蟜有了几分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反正本君对这方天下的影响已经够大的了。
既然如此,那不若闹他个天翻地覆!
嬴政有些无法理解嬴成蟜的这番话:“当今天下的技术水平无法承载你我的理想?”
“何解?”
嬴成蟜沉声道:“弟以为,唯有进一步解放黔首,让绝大多数黔首都能脱离权贵,且在脱离权贵后能够自给自足,形成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方才能够进一步解除各地方权贵对黔首的强号召力。”
“就如我大秦可以将政令下达至乡里之间,但韩、齐等国却需要借各地权贵之手才能影响乡里。”
“一旦朝廷的政令触及了各地权贵的利益,朝廷的政令就会被无视,甚至被曲解。”
自商鞅变法之后,大秦的旧贵族集团基本被清理干净。
但韩、齐等国却依旧保存着相当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