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能多供养数倍官吏。”
“此事长安君无须担忧。”
嬴成蟜反问:“疆域扩张数倍诚然能令钱粮增长数倍,但仅仅只是数倍的官吏果真能够管理多出的那数倍疆域吗?”
“于老秦地,所有秦人都了解律法、熟悉律法,并接受了《秦律》。”
“所以老秦人很少会触犯到《秦律》,这就让基层官吏的压力减轻了很多。”
“但他国之民有几人了解《秦律》?”
“恐怕一县之地也难找出一两人来!”
“且我大秦律令繁杂且多,很多他国黔首习以为常之事放在我大秦便是重罪。”
“黔首不了解《秦律》,他们如何遵守《秦律》?必然会有大量违反《秦律》之人。”
“违反了律法的黔首我大秦是抓是不抓?是判是不判?”
“若不抓不判,则律法不严,黔首不畏惧秦律。”
“若要抓要判,基层官吏的工作量将大大增长。”
“如今我大秦一个县仅需三十余名官吏便可治理妥当。”
“但若想治理好新附的一县之地,恐怕百余名官吏都不一定够!”
冯去疾沉声而对:“那就征募更多的官吏!”
嬴成蟜乐了:“冯廷尉说的轻巧,但人从何来?”
“于我大秦担任最为基层的法吏助手便需要学会九百个字并熟读《秦律》。”
“而能进行判罚的法吏更需要精通大秦所有律法。”
“敢问冯廷尉,培养出这样一名官吏需要多久时间?”
冯去疾声音多了几分无奈:“至少数载,甚至数十载。”
嬴成蟜笃定的说:“所以我大秦若想以现行《秦律》治理天下必然要培养出更多的官吏。”
“若于王上一朝便一统天下,官吏数量远远不够!”
为何刘邦起事时,沛县除县令之外的所有官吏都是沛县人?
因为大秦当时的官吏数量严重不足,一个县能安排几个老官吏都已是难上加难。
为了沛县能正常运转,沛县令不得不提拔萧何等本地人。
但除萧何外,曹参等人一开始都是不了解《秦律》的,他们也并不认可秦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