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又有多少人能扛得住十余年如一日的洗脑?
事实上,嬴政也抗不住。
亲政之后,嬴政十分刻意的去回避《吕氏春秋》中的具体举措。
《吕氏春秋》说天子应该戴有垂旒的冕冠,以此表示天子在一些事上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嬴政就偏偏要废除冕旒,改用通天冠,以表明自己必当明察秋毫。
但同时,嬴政却也在不自觉的发扬着《吕氏春秋》的核心思想。
秦国历代君王对孝道都是有点重视但不多,秦国对不孝之人的惩处也只停留在道德谴责层面,但嬴政亲政后却一直在推进将不孝入刑,更手段强硬的引导天下形成孝文化。
诚然,嬴政的具体举措来自于韩非子的《忠孝篇》,但若没有《吕氏春秋·孝行览》的影响,嬴政这么一个父不义母不慈的人又怎么可能会平白无故的推行孝道文化?
诸如此类的思想延续数不胜数,这又何尝不是吕不韦的另一种胜利!
嬴政当即反驳:“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愚兄所思所想,皆是愚兄之思、愚兄之想。”
“莫说仲父,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愚兄的思想!”
“便是仲父日夜教授《吕氏春秋》,愚兄也有李斯等臣属为愚兄授课解惑!”
嬴成蟜摇头笑问:“大兄,李侍郎从何处来?”
嬴政默然。
李斯就是吕不韦送到他身边的。
虽然李斯更倾向于法家思想,但如果李斯的想法与吕不韦大相径庭,吕不韦又怎么可能把李斯安插到自己身边呢?
思虑间,嬴政心生惧意。
当他的思想完全被改造成另一个人想要的模样,那他还是他吗?
嬴政身后不远处,李斯后背更是瞬间渗出一层冷汗。
伱们兄弟聊归聊,别把话题往我身上扯啊!
察觉到李斯的异样,嬴政笑着安抚:
“李侍郎的很多想法确实与仲父相仿。”
“但李侍郎学的更多的是荀子之道,更明白何为忠君!”
李斯感激的当即拱手:“微臣愿为王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又宽慰了李斯两句,嬴政顺势岔开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