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甚至是轻蔑不屑。
张起灵并不生气,他也知道嬴政因为什么而轻蔑他。
封建社会的教育并不普及,读过书会写字的,也就是拥有基本的行政管理能力的人只是小部分。
这些博士虽然不作为,但因为他们的学识,以及他们的影响力,嬴政便不能轻易杀掉他们。
除非,嬴政能在短时间内自己培养出大量拥有行政管理能力的人才,让他们来维持秦帝国的运转。
说到这,再多说一下嬴政当下面临的一大困境。
奴隶制度虽然在战国时期便逐渐消亡,但真正意味着奴隶社会结束,是嬴政一统中原,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也就是步入封建社会后。
嬴政的郡县制便是要消除这些贵族及以前为贵族服务的奴隶头目发展出来的家族势力。
虽然郡县制已经推行快三年,县级官员也是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吏。
但大多地区,依附旧贵族发展起来的地方势力依旧难以被削弱铲除。
成也萧何败萧何的萧何,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在未曾跟随刘邦前,他是沛县的主吏掾,是沛县有权势的豪吏。
萧何很有才能,当时的监郡御史很欣赏他,不但提拔他为泗水郡卒史,还想向朝廷,也就是嬴政推荐征调萧何。
本是升官发财的好事,萧何却一再请辞,不愿去朝廷任职,其中原因,不难猜测。
后来,刘邦于沛县起义造反,萧何更是与曹参、樊哙等当地官吏为刘邦招收兵员,整合了两三千人。
招兵买马并非有声望便可以,毕竟,用兵先得养兵。
可以说,先阶段,在嬴政实施仁政阶段,妨碍嬴政真正统一的,并不是底层百姓,而是包括秦国以内的七国贵族,以及在分封制时期占据一方、并小有势力的氏族。
这些氏族,算得上最初的地主。
后面推行的授田制,将土地给最底层百姓,也是伤及了这群人的利益。
这些是原本的历史,也是发生在未来的,暂且不说。
只说现在,张起灵知道自己这话的片面性,但他并没有主动补充。
因为一旦补充,嬴政便会顺势问下去,进而,询问他好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