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山同样无奈,经商量最后家里一致决定,暂时将孩子送到密水赵娇娘那,对外便说将孩子送到了荣河的慈幼堂了。
这样一来,既能让这孩子有个好的归宿,又能让外界知道,他们赵家不会再收留孩子了。
为此,赵来福和刘氏送孩子走时特意大张旗鼓的在村里宣传了好一会,哄哄扬扬的闹得全村都知道了。
尽管有不少人私底下蛐蛐赵家为富不仁,连个女娃都不养。
赵家门口到底是清净了,没有人不长眼的再扔孩子过来。
赵娇娘正怀着二胎,驴驴又小,现在又来了一个捡来的女婴,就算有宋嫂子帮忙照顾,还是手忙脚乱的。
刘氏心疼女儿,拿着银子去人贩子那买了一个丫头过来。
受南北战事的影响,现在卖儿鬻女的多,人便宜的很,这一个十二岁的女娃才花了七两银子。
若是以往,这样能干活的女孩至少要十五两起步,比现在贵一倍。
无缘无故又多花了七两银子,刘氏既心疼又愤怒,坐车回来的路上嘟囔了一路,一会诅咒皇帝盼他早死,一会咒骂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不让老百姓活。
等进了村才发现今天村里尤其热闹,原来是离家许久的二黑子回来了。
自去年夏天到现在,二黑子已经走了一年半了。
刘氏顾不得折腾的疲惫,连家都没回,直奔二黑子家而去。
远远的便看到二黑子家门口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一圈的人,刘氏见此还以为是二黑子人缘好,见他回来大家都过来打招呼。
等走近了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二黑子不仅自己回来的,还领回来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
现在他媳妇儿罗芳正在曹家院子里又哭又闹的,这些人都是来看热闹的。
刘氏一听顿时也气不打一处来,挤挤挨挨的往前凑了凑,这才将曹家的情况看了个清楚。
此时罗芳正披头散发的和一个女人撕吧,两人互相抓住对方的头发,搭成了一个豆角架。
罗芳娘和二黑子娘在一旁哇哇乱叫,试图将两人分开,然而两个女人像都斗红了眼的公鸡,别人越拉她们拽的越紧。
“我可怜的女儿啊,你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