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路子通了你不需要再额外投资什么,就能拿到钱,已经算是很划算的买卖了!”
赵小山要怒了,这淳县侯简直没有一点宗室的气派,竟像个商人似的和他胡搅蛮缠斤斤计较。
“侯爷,这米粉是个长久的买卖,您真的一点亏不着。我就这么说吧,要不是我现在实在没有本钱没有门路,我根本不会找你!”
和你合作,简直与虎谋皮。
自己和当初的大清有一拼了,真是割地赔款以求得一息尚存。
和赵小山的气急败坏相比,周彻简直不要更淡定,“三成半不好听,四成吧!凑个整!”
“这怎么能凑整?!还有税呢?商税也是大头!”
经过两人一番唇枪舌剑的谈判,最后双方达成如下协议:米粉生意大股东乃赵小山,由他组织生产,前期所有投入算淳县侯,所得利润分他四成,所需上交的商税也由淳县侯共同负担。
协议只是口头协议,双方根本没有签订文书的打算。
周彻是懒得签文书,就他这身份地位,根本不惧赵小山反悔。
赵小山是想着现在生意还没开始,还有很多细节没发完善,等运作起来发现问题后再正式敲定文书。
大事商量完了,周彻对身后人摆摆手,“来人,去前院将白常文叫来。”
说完又转头对赵小山道:“肥皂生意我派李球和你接洽,米粉的生意另算,我也给你找个帮手,他叫白常文,是我的一个幕僚,以后生意上的事你找他就行。”
两人正说着,小厮领着一个身穿青色直缀长衫,长的颇为文雅秀气的中年书生走了过来。
这中年书生就是周彻嘴里说的白常文。
白常文本是侯府的远房亲戚,当年也曾取得过功名,只不过后来家乡遭了灾,亲人都死光了,他才不得不投奔了远在密水的淳县侯。
周彻曾表示愿意资助他继续考取功名,却被他婉拒了。
他虽刚过而立,但因经历了诸多人间悲苦离合,为人很是豁达通透。
现在的他平日里不是陪周彻读书,就是帮他处理一些杂事,说是幕僚,更像个管家。
来的路上白常文就从小厮那了解个大概,知道侯爷要他以后和一个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