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娘一个侄女,可没有第二个了。
赵小山哪知道他娘想的那么远,领着铁牛嘻嘻哈哈的跑远,和走过来的二黑子汇合。
这牛家在他们古仙村也算是上等人家了,牛家老大牛水生认识几个字,在镇里的酒楼当小二,收入不错。
靠着这份收入,牛家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几户住砖房的人家之一。
“快点快点,别磨蹭了,吉时已到,新郎官,赶紧的上牛车,接媳妇儿去。”
吉时到,随着大布衫子的一声吆喝,新郎官牛土生穿着一身崭新的新郎服从屋里走了出来,嘴角大开,一脸傻笑。
一旁的孩子们看到新郎官,跑来跑去吆喝着要红包,牛家人赶紧端出来一盘子花生将他们打发了。
新娘子就是隔壁金城村的姑娘,两家离得近,一会就能回来。
受经济条件限制,乡下娶媳妇儿的最高规格就是借个牛车,在车上绑个红绸花,新郎官坐车上去接媳妇儿。
要是有要好的朋友,就一起去,人多也显得热闹。
赵小山在旁边看的津津有味,却总觉得缺了点啥。
“铁牛,你说这人这么多,还有牛有车的,咋就总觉得缺了点啥似的?到底缺啥了?”赵小山颠了颠怀里的铁牛,问道。
这臭小子,刚五岁,估计得有三十多斤,长得这么着急干啥,他抱着都费劲。
“啥也不缺,好看好看。小叔你也快娶媳妇儿,我还想吃花生。”
“你就知道吃,等小叔挣钱的,别说花生了,糖豆子都给你当饭吃。”
“哦哦哦,小叔快挣钱,小叔最厉害了,我要吃糖豆子,我要当饭吃。”
铁牛的童言童语让赵小山心里很是熨帖,看他可爱,没忍住搂着他的脸蛋狠狠啃了一口,惹得铁牛嗷嗷乱叫。
唉?他想起来缺啥了,缺奏乐啊!
成亲怎么能没有鼓乐手的奏乐呢?光靠人吆喝,总觉得差了点啥!
这牛土生和原主赵小山年纪相仿,虽说关系不算很好,但小时候也一起玩过。
今天他成亲,也是他来到这古代见识过的第一场“盛事”,怎么也得尽自己一份力。
礼份子自己是拿不出的。今天就让他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