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他和文帝初见的场面。
那时的他,初行冠礼。
那时的文帝,还是那个成天想着驰骋沙场的皇子。
转眼之间,几十年已经过去了。
文帝登上了皇位,而他也位极人臣。
“咳咳……”
徐实甫再次忍不住咳嗽。
这一阵咳嗽,也将徐实甫从回忆中拉回来。
“行了,你好好休息吧!朕和皇后就不打扰你了。”
文帝缓缓站起身来,“关于给蒙多和祖鲁的封赏,你就别操心了,朕等一下命穆顺前去告知他们,朕担心你的病情,晚些时候再……”
“臣已经想好了……”
徐实甫疲惫不堪的说:“圣上可封蒙多为信义侯,授归州刺史兼征虏大将军,食邑三万户,赏万金……
祖鲁封安远侯,授义州刺史兼虎威大将军,食邑两万户……
这样的封赏,已经是徐实甫能想到的最好的封赏方案了。
尽量减少实际的封赏,使劲的给食邑。
反正,朝廷也不指望能收到那边的税收。
听上去,还是让他们以侯爵之身份享受国公才有资格获得的食邑。
而且,就算是一般的国公,都没有这待遇。
这就叫天恩浩荡!
但实际的赏赐,其实只有那万两黄金,外加一些袍服授印之类。
不过,这两万两黄金怎么着都得给。
没办法!
大部分的东西可以是空的,但总得有点实际的。
一点实际的都没有,连徐实甫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
这可是献土归附啊!
按理说,都该给蒙多和祖鲁封王的。
但他们要真敢这么封,云铮必然要跳起来呲牙。
云铮绝不允许他的领地还有第二个王或者节度使的存在!
听着徐实甫的话,文帝止不住的点头,满脸感慨。
“爱卿真乃大才!若朝中皆是爱卿这种能替朕和太子分忧解难的大臣,纵然老六举兵,朝廷又有何惧?”
听着文帝的夸赞,徐实甫总算是好受了些。
之后,文帝再次叮嘱徐实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