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够,现场的观众都是外国人的话,说服力肯定更强。
“那就麻烦你把需要出国的人员名单给列出来,回头还要报给汤臣那边,这事要提前安排,这么多人出国的手续还是挺麻烦的。”
“我明白了,周导,一会儿回去我就合计。”
问题落实了之后,周彦笑盈盈地问道,“霍导,我挺好奇的,你什么时候开始关心电影宣发的问题了?”
霍建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其实不是我,而是我老婆,她最近闲着没什么事情,对我们电影的拍摄非常关心。”
听说是苏小卫出的主意,周彦笑了笑,这就合理了。
苏小卫是一个非常有闯劲的女人,而且特别支持霍建起的事业。
虽然苏小卫也是个编剧,但在搞业务这方面,她要甩霍建起几条街。
“苏处长最近不忙啊,之前你不是说她忙着写剧本么?”
苏小卫是中宣文艺局影视处的副处长,以前也是燕京师范大学的高材生。
后来霍建起的很多电影,都是苏小卫担任编剧,比如《赢家》、《那山那人那狗》。
“剧本已经写完了。”
说这话的时候,霍建起不自觉地端起了面前的茶杯,低头喝了起来。
霍建起的这番动作,透露出一些难为情,这一点被周彦敏锐地捕捉到了。
周彦猜测,霍建起可能还有话跟自己说,而且大概率是跟苏小卫的剧本有关。
霍建起一直想要自己独立制作电影,几年前他就跑到燕京厂,主动请缨。
陈志谷也挺惜才,表示愿意帮他,不过需要他找一个好剧本。
这几年,霍建起一直在找合适的剧本。
周彦邀请他进入《放牛班的春天》导演组的时候,他还没找到合适的剧本,而且燕京厂如今变化很大,即便他找到剧本,燕京厂也未必会帮他。
就算燕京厂愿意帮他,也只会帮他组建团队,并不会出钱,毕竟现在燕京厂自己都缺钱,哪有什么余钱来给他拍电影。
现在苏小卫把剧本写出来,霍建起肯定是有想法。
“苏处长的剧本写了什么,能跟我说说么?”周彦问道。
听到周彦主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