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她并不会傲慢到,认为大众性的音乐是不堪的,相反,她很喜欢听一些旋律性强的大众音乐。
前面三首曲子,每出现一首曲子,杰西卡都要更配乐指导y-chou重新认识一下。
而最后一首曲子《克罗地亚狂想曲》出现之后,杰西卡又不得不第四次重新审视这部电影了。
这个配乐指导,简直是旋律的天才。
杰西卡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音乐上面,而哈迪森更多地在享受电影剧情,特别是中后段小男主大发神威,帮助爷爷实现梦想,帮助父亲夺回公司,最后又登台演奏交响乐,这些情节看起来实在是太爽了。
相较于周彦拍的《想飞的钢琴少年》原版,法国版拍得确实更爽一点,没有那么克制,小男主就像是个幕后大佬一样,小小年纪就掌控了一切。
跟女主的互动,也更显得奔放一点。
等到电影结束,影厅的灯亮了起来,其他人都开始往外走了,但是杰西卡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动不动。
她要看看电影里面出现的那些配乐都叫什么名字,其中有些曲子的名字电影里面是体现出来的,比如爷爷去世后小男主创作的那首《眼泪》,还有最后在音乐厅演奏的《克罗地亚狂想曲》。
但是之前小男主在爷爷家偷偷弹奏的那首曲子,小男主重逢女主即兴弹奏的那首曲子,电影里面都没有体现名字。
一直到看到最后,终于让杰西卡看到了这两首曲子的名字。
第一首叫《窃喜》,第二首叫《重逢》。
杰西卡还确定了一件事情,这几首曲子全都是配乐指导y-chou自己创作的。
电影里面出现的音乐,未必是配乐指导自己创作,有的是采样,比如这部电影里面的《小丑晨歌》、《轮旋曲》等经典曲目。
另外还有些原创曲目,也可能是配乐指导邀请其他人写的。
所以杰西卡才特意关注了一下创作者。
不过可惜的是,电影里面还有一些配乐片段的名字并没有出现。
等到电影谢幕全部结束,杰西卡站起身来,朝着影厅门口走。
走到一半的时候,杰西卡忽然问道,“这部电影明天还有排片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