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住的地方比较破,就一个小平房,拢共几平方,放了一张床一个桌子,就没什么地方了。
周彦到余桦家的时候,余桦不在家,只有挺着大肚子的陈虹。
陈虹也跟周彦见过两次,见他来了,笑着说道,“余桦出门买盐去了,你要不等会儿?”
周彦点点头,走了进去,就在靠门的椅子上坐下。
打量了一番他们的平房,周彦问道,“准备什么时候搬?”
他们住的这个地方太小了,余桦现在就得了一笔授权费,两万块钱,虽然在燕京买不到房子,但租个好点的还是没问题的。
陈虹的肚子渐渐大了,估计八九月份就要生,等孩子生了,一家三口挤在这里也不方便。
之前周彦跟余桦聊天的时候,就听余桦说过,想要搬到一个大房子里面去。
陈虹摇摇头,说道,“余桦说要搬,是我打了个岔,他是得了点授权费,但马上我就要生了,要是把钱花在房租上面,我觉得不划算。”
这男人跟女人的思维果然还是不一样,陈虹这也太居安思危了,反观余桦,拿到钱之后,还买了个随身听。
虽然余桦的随身听档次不高,但是付几个月的房租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还是不错的房子。
也不能说谁对谁错,余桦现在有信心,他能在文学上面拿到稳定的收入,所以敢花钱。
而陈虹呢,也是未雨绸缪,人生在世,变数太多,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一个家庭的抗压能力会下降很多。
比如余桦现在忽然生病了呢?他病了,没收入了,还要往外花钱,家里面这些钱就未必够用了。
余桦自己肯定不会去想自己忽然生病的事情,但是陈虹可能就会想。
作家的收入本来就不稳定,后面家里还要多一张嘴,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他们手里的钱不一定能够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周彦跟余桦关系不错,但人家家里的事情,周彦很少置喙,而且大部分情况下,旁人给再多的建议也没办法帮助解决问题。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余桦拎着一袋盐以及一袋水果回来了。
“今天香蕉不错……”
刚到门口,余桦看到周彦,意外道,“周彦你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