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同,张一谋刚认识周彦的时候,周彦只是他们剧组里面的配乐助理,还是个没有毕业的学生,中间的反差太大了。
虽然知道周彦是周产,但余桦并没有问太多,也没有如张一谋想的那样,跟周彦聊文学,他们更多的还是在聊电影。
余桦对拍电影这事非常感兴趣,不过他跟周彦不同,周彦感兴趣是想要自己做,但余桦纯粹是好奇。
其实周彦比较理解余桦的这种状态,有些作家是这样的,相较于输出,更喜欢吸收。
作家的灵感从哪里来?还是所见所闻,而一个人的所见毕竟有限,特别是现在这样一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很多人了解一样东西都是听别人说。
因此,作家很多灵感,也是从别人那里听说的。
在聊天的时候,这些作家,就喜欢聊一些自己不了解,而聊天对象了解的东西,主打的就是一个倾听,这就叫吸收式聊天。
而陈恺歌就是一个典型的反例,那家伙偏向于输出式聊天,他更喜欢聊一些自己懂的,别人不懂的,以聊的爽为主。
四人聊一会儿,饭店把饭菜送来,他们开始吃饭。
张一谋以前喝酒抽烟都还行,现在烟戒了,酒也喝得少,余桦平时能喝点,但是因为妻子现在在孕期,所以就少喝了点,不然回去还要给妻子添麻烦。
倒是巩莉,酒量不错,而且喝酒豪爽,跟周彦炸了两杯。
喝到最后,巩莉还是低估了周彦的酒量,后来酒劲上来,有些上头。
张一谋一看巩莉已经上头,就及时出来止战,“明天还有事情,咱们还是少喝点。”
巩莉虽然不情愿,不过也没说什么,没有再继续喝了,他们明天确实还有事情。
吃过饭后,周彦先把张一谋他们送走,然后又陪着余桦去取他的自行车。
今晚月色正好,不过风有些冷,吃饭时喝了点酒,身子暖洋洋的,现在被冷风一吹,余桦忍不住缩了缩脖子,“燕京的风,还是比海盐的风要冷。”
周彦看了眼余桦,不知道他这话是否是另有所指。
“说不定这风就曾是海盐吹过来的。”周彦笑道。
听到这话,余桦煞有介事地点点头,“那它还是我老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