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没有这么简单,那么如此一来刘章所求之物或许是比皇权要更加庞大的东西,如今看到了刘章丢出来的新政以及一系列的地方开发计划,曹仁终于确定了一件事——
这刘章的而那“横梁四句”或许并非是他一时间的心血来潮之作,此人走得很可能是那古圣之道……
曹仁想到这里,忽然看向曹泰满是嫌弃的开口道。
“没事的时候多看些书吧,你这些年还是有些太过懈怠了……”
说完,曹仁就将曹泰赶了出来,结果弄得曹泰一脸懵逼,最后只能将自己父亲的行为归结到——
“人年纪大了,就是容易多愁善感……”
小声嘀咕了一句,曹泰大袖一甩,背着手离开了曹仁的院子……
而另一边的刘章在干嘛呢?
当然是差人送上了拜帖,去拜访那位历史上被诸葛亮挥泪斩掉的马谡了,对于此人,刘章还是相当好奇的。
毕诸葛亮这人毕生有一个词可以很好的概括,那就是——事必躬亲。
而马谡几乎是唯一一个让诸葛亮可以毫无保留的信任着的人,那么这个马谡真的就像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吗?
这还真是未必。
当然了,历史上关于马谡的问题其实争议还蛮大的,其中就有夷陵刘备战败于白帝城托孤之时的一句关于马谡的评价: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这句话似乎是证实了马谡的才能并不出众,但为何诸葛亮却对马谡青睐有加呢?
原因就在诸葛亮征讨南中之时曾在临行之际向马谡问策,而马谡是如何回答的呢?
攻心计!
马谡的意思大概就是:南中依恃地形险要和路途遥远,叛乱不服已经很久了。即使我们今天将其击溃,明天他们还要反叛。目前您正准备集中全国的力量北伐,以对付强贼,叛匪知道国家内部空虚,就会加速反叛。如果将他们全部杀光以除后患,既不是仁厚者所为,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办到。用兵作战的原则,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望您能使其真心归服。
这也是诸葛亮之后做出“七擒孟获”这等壮举的由来。
但同样是蜀国的核心人物,为何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