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他们是不会被晒伤的。
也就是很黑和特别黑的区别。
朱嘉禾如今还是学校的学生,但每每放学就来造船厂,全因她的老师就是造船的“工程师”之一,托老师的福,也托她自己在数学物理这两门学科上很有天赋的福,得到了跟在老师身上学习的机会。
“总算是组装到一半了!”老师心情大好,她的背后就是组装到一半的巨船,和巨船相比,老师快一米七的个头都显得如此娇小。
要知道,这位身高七尺的老师在如今,已经算是人高马大了。
朱嘉禾抬头仰望巨船,哪怕她日日都要来,可无论看多少次,她都会因着宏伟巨船心驰摇曳——它如此巨大,如此恢弘,这是人力制造的伟物,哪怕它还没有组装完毕,还没有下海。
可人人都相信,它将是大海中的巨兽,为百姓带回来高产的粮食,让人人都能吃饱肚子。
“老师。”朱嘉禾走上前去,她先拱手问好,而后忍不住说,“恐怕三个月后就能造好了。”
此时距离巨船被设计出图纸,已经过了近两年的时间。
这还是所有厂子全力合作的结果,期间也遇到了不少难题。
有些设计还反反复复不知道改了多少遍,但要说有什么修改格外重要,那就是由朱嘉禾老师主导的小型蒸汽机安装。
如今工厂内普遍用的蒸汽机其实都很简陋,一般也就是三缸,并且很大,毕竟厂内的蒸汽机最大的用途就是运输和抬起重物。
但船里要安装蒸汽机的话,第一是位子,必须要靠近船尾,这样才不会浪费太多热量,第二是必须要让桨的速度可控,不然转弯调头就成了问题。
最终的解决方案是,这台蒸汽机并不起到主要动力的作用。
在有风的时候,依旧靠帆来航行,海风提供动力。
蒸汽机普通时候是不开的,只有遭遇无风带的时候,才用它来提供动力,所以它的功效不用太大,速度也不用提得太快。
这样对蒸汽机的技术要求就小了许多。
最后十几个小组通宵达旦,终于造出了适合安装在船上的蒸汽机,也造出了被蒸汽机带动的旋转桨。
当然了,由于蒸汽机,这一层的船舱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