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甚至以吨。
这样才能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养活基地内的大部分人口。
但也因为只是养活,所以废土上的工业,实际是在退化的,甚至每隔几年就会退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哪怕来年钱阳县的农人全部种去年的杂交水稻,依旧会留下巨大的粮食缺口。
一个成年人一天就要吃接近一斤米米,这还是往少了算,在油水不足的现在,一个成年女性仅靠咸菜,一天敞开了都能吃大半斤,甚至和男丁差不多。
一亩地只能供给一个成人和一个儿童的口粮。
而钱阳县的人口增长速度已经让阮响都觉得有些吃力了。
百姓们是质朴的,他们不会想到来了更多人会和他们竞争工作岗位,而是认为“这里有好日子,我要让家人亲戚都过来”。
现在钱阳县已经过了缺人的阶段,许多原本不明显的问题都逐渐冒出了头,今年采买冬粮的时候,阮响就掏空了钱袋子。
步子太大的结果,就是阮响必须想方设法去填补漏洞。
“冬小麦他们都种了吧?”阮响问。
牛妞点头:“都种了,还抱怨呢,都以为今年秋冬能歇歇。”
阮响想了想:“来年就让他们种旱稻,我记得旱稻的杂交种子亩产也不错?”
旱稻是前两年就开始培育的,今年是第三年,产量已经算稳定,除了农人不能自行留种,别的都已经超出了现在旱稻的极限。
只是比较容易生虫,但和产量相比,这点问题还能容忍。
牛妞想了想:“旱稻现在一亩地产量能稳定四百斤,如果打理得好,勤杀虫,有些能上五百斤。”
阮响:“明年就先让村子那边种上旱稻。”
“效果好的话,后年再推广。”
牛妞:“这样是稳妥一些,那水稻那边……”
阮响:“让他们继续试吧,南边的稻种那么多,总能找到适合跟本地稻种的杂交的。”
“还有人……”阮响沉默片刻,“各个村子都派人多走访,那些种地好的,不问出身,都送去村子里。”
“什么时候高产稻种出来了,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把脚迈出去。”
“那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