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若落于他人之手,便是滔天之祸。臣今日本当请明德转奏太子,却又有许多细节之事尚未敲定,可否容臣待敲定诸般细事后再请明德转奏太子?”
徐恒却未随众人起身,此时突然开口说道:“方相公,我代相公说说这事诸般细节如何?看我所说与相公所想是否一致,若无大差谬,便请明德转奏太子如何?”
方旭吃了一惊,看着徐恒,却不说话。徐恒也不待方旭答话,便自顾自说道:“方相公等的,便是汪百川回都。汪百川回到都中,知晓河北战事诸般内情,便可以战败之名疏劾李允。这事也不需人多,只需一位御史即可,人多了反为人所疑。弹章大略都是实情,只在战死将士人数、地方百姓遭劫掠财物上稍作夸大即可。有此弹章,朝野震动,必以李允邀功讳败,当今不以李允有罪反以有功,自然也是为遮掩败绩,粉饰太平。我等便于此时起事,事成则传檄天下,天下臣民必然拥戴太子。若太子以此法过激,或可请当今下罪己诏,禅位太子,则天下定矣。”
“至于何时起事,自然便在本月之内。过了本月,便是千灵卫宿卫都畿,千灵卫孙翊可不听我等摆布。今日五月二十五,明日便有人上弹章,只等朝中议论,却不能等当今下旨细查河北战事,因此起事当在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
“起事之日,先由信使带着兵部调兵勘合到汪百川营中传令,汪百川以兵部调兵为由命全军出营,先分一万人马至周南衡处助其守卫外城十二门,汪百川亲率一万五千人马准备入城。此时城内金吾卫康伯岐必已传出信来,康伯岐是金吾卫水营统制,本就驻于城北,天权卫驻地在牟驼冈,因此康伯岐负责宿卫的多半是安肃门、通天门。汪百川入城后,过广济河,到内城天波门。天波门外有康伯岐,内有梁州府差役接应,自可顺利进入内城。到了内城,一万五千人马围住大内即可,汪百川也算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