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兴亡云烟事 > 第4章 铁马叹余生(3)(4/6)
乃是常事,朝中并无人以为意。但三日之后,姚礼又上了一份奏疏,与上一份并无大异,仍是弹劾徐云十宗大罪,更言道:当今天下各国皆是武将肇始,若不论处徐某之罪,异日恐有操莽之祸。

    方旭拿着姚礼的奏疏对袁端道:“宜直,此等事,便是不惩戒其之果,如此冥顽不灵之人,岂能任台谏之职。”

    袁端道:“青篱公,‘闭塞言路’这四字考语不是你我能担得起的。况天下人言汹汹,又岂是可以封得住的?因势利导方是疏通之道。徐少保崖岸高洁,不如朝议此事,徐少保也好自证清白。”

    方旭摇头道:“不可不可。仅凭这区区八品末员的一份奏疏,便要国家元勋,一品大员于朝堂之上自证清白,我大郑朝堂岂不颜面无存。不如驳斥下去,将这姚某调离台谏,外放为官也便罢了。”

    郑国惯例,都中官员外放地方官,便是不降品级平调,也视为贬黜。

    袁端道:“这岂非亦是因言获罪。其时朝中言论纷纷,只恐政事堂也压不住了。”

    方旭连连摇头:“那宜直说该如何处置。”

    袁端沉吟道:“此事若要大事化小,只怕不易,不若具折上奏,请圣上定夺。”

    方旭最不愿的便是上奏郑帝,但细思也没有好法子,上奏已是唯一出路,只得道:“便是上奏圣上,也要我等有一个建议才是。那便如此,将姚某调任秘书丞,如何?”

    左右正言是正八品,秘书丞也是正八品都官,这就是平调了。只是台谏官员品级虽低,位份却尊,秘书丞却只是管理书卷的闲差罢了,这样虽无贬谪之名,却有贬谪之实。袁端提议上奏的本意是不论郑帝怎样处理,都由郑帝担着,可提出这样一个建议,若是郑帝不做更改便照准了,这骂名却还是政事堂来背。袁端思来想去,不知方旭是何意,但上奏之说是自己提的,按例上奏之事该由宰相提出建议,自己再无理由反对,也只得如此了。

    果如所料,郑帝批复的奏疏上只有一个鲜红的“准”字。此事至此已再无转圜之余地,姚礼调任秘书丞的诏令只能发出,朝中顿时哗然,群臣议论纷纷。这是郑国开国六十余年第一次因上疏言事处置谏官。当日御史中丞郭信与谏议大夫韩栋便到政事堂理论,情绪悲愤,言辞激烈。韩栋更是言